top of page
Search
  • 黃冠儒醫師

春「困」與春季養生


養生|中醫

養生|中醫

大家有沒有發覺今年春天日子特別難過?全球疫情肆虐,遑論港人最愛的復活節連假不能外遊,就連在港外出飲食消費也大大減少,整天困在家中如同坐監,每天新聞多是負面消息,不但心情難過,日子也格外難捱!有沒有想像過,如果這次疫情發生在初秋,大爆發發生在11、12月,鬱悶感或許不會如現在般明顯?當然了,大家都能想像到,天寒地凍當然想留在室內,春日天氣回暖當然想外出郊遊。這就是順應氣候天氣變化而行動的規律,也就是養生。而且,春天本來就有所謂的「春困」,一種使人容易疲倦、缺乏動力的季節性生理狀態,因此當此「春困」遇上困在家中的春「困」時,鬱悶感就很可能被主觀地放大了。

春天萬物充滿生機,人順應自然界生機勃發之景,能使人舒暢,強身防病。春屬木,與肝相應,肝主疏洩,因此使肝氣順暢條達,陽氣升發,是春天養生的核心。而春困,就是身體陽氣從潛藏到舒展的過度狀態,因為未完全恢復正常的活動,才會有使人困倦、乏力、頭昏腦脹等感覺,而有時候,春天的濕氣也有可能妨礙陽氣的升發。中醫古籍《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中提及:「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強調因為冬天過去,日照時間開始增加,因此人亦應該早起晨運,活動身體,以行陽氣。「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則說明春天應保持心情愉快,開朗樂觀,不宜鬱怒,避免肝氣不舒。可見,長期困在家中,減少體力活動,每天收看負面消息使心情不佳,的確不利春季養生。

但是,控制疫情避免社區傳播也是很重要的,因此仍然不建議大家到遠處外遊,或到人多的公眾地方。那麼如何改善春「困」的現狀及進行春季養生呢?一下為一些要點及折衷方法。

1)維持固定規律的作息。維持早起梳洗習慣,吃一頓正式的早餐來開始每一天。不要因為停工停課,或家中工作,就賴床不醒。如早醒導致稍後精神疲勞,可於11時到1時間小睡15-30分鐘,晚上盡量11時前睡覺;

2)確保室內空氣流通,如能夠有充足日光照射室內的話盡可能拉開窗簾;

3)每天家中晨運,或適時運動。如需長期進行非體力勞動類的工作,起碼定時做向上伸展,方法為站立,雙手手指交叉,掌心朝上伸展雙上,將整個人向上拉,使肩背部有牽拉感,同時頭部輕微後仰,深呼吸,維持數秒後整個人放鬆同時呼氣。每次反覆5-10次即可。亦可多以十指指頭按摩頭皮;

4)保持樂觀心情舒暢。善用電話或互聯網科技可確保社交距離同時維持正常社交活動,互相鼓勵,避免孤獨、過份擔憂或憤怒;

5)飲食宜辛、甘味,少吃酸味。辛味如薑、蔥、蒜、韭菜能助陽氣升發,但不宜過辣,避免助長肝火。甘味能益氣健脾養胃,改善消化,米、薯、紅蘿蔔、玉米等都屬甘味,但以適量為度,及避免寒涼生冷,過飽及生冷反有礙脾胃運化。酸性收斂,有礙陽氣升發,可酌量少食。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