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 陳瑋祺醫師

黃芪與血壓(一)


降血壓|中醫


話說近來有一位高血壓病人前來就診,診症數次後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當中,患者十分滿意,但問道:

「陳醫師,我見處方中有黃芪一味,黃芪是北芪嗎?不是說北芪會升高血壓的嗎?怎麼我用藥後血壓不升反降?」

我哈哈大笑,說道:「這就是中醫有趣的地方了,且聽我娓娓道來。」

黃耆,亦書作黃芪,平時在廣東地區,因為有嶺南地方特色用藥---五指毛桃,所以多稱黃芪為北芪,而五指毛桃(即桑科無花果屬(榕屬)植物裂掌榕的根)則為南芪。香港人習以為常,所以多呼作北芪,反而對黃芪這名字有些陌生。

黃芪為豆科黃芪屬植物蒙古黃芪和膜莢黃芪的根,其主要產地為我國北方一帶,包括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西藏、新疆等地域,尤以山西、內蒙古為其道地藥材產區,以地理位置區分,故名曰北芪。

黃芪在中醫的歷史上來說,向來都是一個傳統常用藥,自中醫最早有關藥物論述的專著《神農本草經》始已經對黃芪有著相應的描述:

「主癰疽,久敗瘡,排膿止痛,大風癩疾,五痔,鼠痿,補虛,小兒百病。」

前人在神農本草經中只是把黃芪列入卷中,對其認識多從治療癰疽久瘡,謂其功效主要為排膿止痛,雖然不否認其有補虛之功,但更著眼於治療外科疾病。

而隨著時代的進步,歷代開始對黃芪的功效有著進一步的認識。

如《日華子》言:「黃芪助氣壯筋骨,長肉補血....」、《珍珠囊》言:「益胃氣,去肌熱,止自汗,諸痛用之。」、《醫學啟源》謂:「治虛勞自汗,補肺氣,實皮毛,瀉肺中火,脈弦自汗。善治脾胃虛弱,瘡瘍血脈不行,內托陰證,瘡瘍。」

時常謂讀古代文獻有趣的地方莫過於此,在最早期的對於黃芪功效的描述是以瘡瘍為首的,補虛只是在最後順帶著提了一句。然而到了後世,黃芪治療虛勞、自汗、補肺等功效反被醫家視為更重要之功效,大篇幅的講述,而其治療瘡瘍的效果則是在最後才加插一句。

到了現在,很多人都說黃芪可以補氣血,氣血多了就會令血壓升高,所以高血壓的人千萬不要服用黃芪,以免血壓過高導致中風。

聽著合情合理?其實不然。

各位讀者只要跳出思維框架就可以想到,什麼時候人類才開始發現血壓的高低?那時候中醫的傳統概念當中有血壓的嗎?

「1628年,英國科學家威廉·哈維注意到當動脈被割破時,血液就像被壓力驅動那樣噴湧而出。通過觸摸脈搏的跳動,會感覺到血壓。 1835年,尤利烏斯·埃日里松發明了一個血壓計,它把脈搏的搏動傳遞給一個狹窄的水銀柱,當脈搏搏動時,水銀會相應地上下跳動,醫生第一次能在不切開動脈的情況下測量脈搏和血壓。但由於它使用不便,製作粗陋,並且讀數不准確,因此其他的科學家對它進行了改進。血壓計根據水銀柱的高度測量血壓,氣壓計以同樣的方式測量氣壓。」

現代醫學中,血壓這個概念是自從1628年才開始有對於血壓的思考,而早於公元前200年,憑藉兩漢年間的《神農本草經》已經可以反映出傳統上我們在還沒發現血壓的時候早已開始使用黃芪,所以這種「黃芪升高血壓」結論並非古人早已發現,而是來自於近代對使用黃芪時的臨床觀察所得出的結論。

那麼問題又來了,黃芪是否又真的升高血壓?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黃芪普遍多數為降血壓的作用,實驗研究表示,黃芪可降低腎型高血壓大鼠心率及血漿中AngII、ET水平,表明黃芪可以有減慢心率及血漿中AngII、ET的作用。現代藥理學家推測,黃芪降壓的機制為

1.通過減慢心率使心輸出量減少,從而使動脈血流量降低,血壓下降。

2.通過降低血漿AngII的含量和血漿中ET的含量,使收縮的血管得以舒張,外周阻力降低,血壓下降。

臨床上又有為數不少的報道談及使用黃芪降血壓,如下列一則醫案。

王某,男32歲。1996年3月2日初診。

患慢性腎小球腎炎5年,伴高血壓3年。用一般降壓藥能得到控制,近半年來應用多種降壓藥效果不理想。自覺頭痛眩暈,納差不眠,腰膝酸軟,尿頻。舌胖質淡,脈弦數。血壓23/15kPa(172/112mmHg),腎功能在正常範圍,尿蛋白(2+)。

此屬脾腎兩虛,肝陽上亢。治當補脾益腎,平肝潛陽。

處方:

黃芪60g 當歸12g 桂枝5g 丹參30g

熟地黃12g 山藥12g 山茱萸12g 茯苓30g

牡丹皮12g 地龍12g 益母草30g 紅花6g

大黃6g

7劑

二診 眩暈頭痛減,血壓20/15kPa(150/112mmHg),尿蛋白(+),前方出入10劑。

三診 症狀好轉,血壓19/12kPa(142/90mmHg),尿蛋白少量。宗前旨隨症加減續服2月,血壓恢復正常,尿蛋白轉陰。

從上例可見,黃芪其實擁有降血壓的功效,然而又有讀者可能會問,但我的確聽過有人吃黃芪導致血壓升高,難道這又是假的?

陳醫師直接告訴大家,黃芪的確可以導致升高血壓。

可能大家聽完這句更迷糊了,你前面說了這麼久降血壓,現在又告訴我會升血壓,那到底黃芪是降是升呀?

這裡容我賣個關子,且聽下回分解。

使用中藥前請咨詢你的中醫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