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証|中醫
汗出是人體的生理現象。天氣炎熱、穿衣過厚、渴飲熱湯、情緒激動、勞動奔走等情況下,出汗量增加,其人並無不適,屬正常的生理性汗出。不因氣候、運動、飲食等外界環境影響,頭面或頸胸或四肢或全身的汗出量超出正常,為病理性汗出。
在中醫的角度,汗證是由於人體陰陽失調,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證。當中又可分為自汗及盜汗。不因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白晝時時汗出,動輒益甚者屬自汗。寐中汗出,醒來自止者為盜汗。
汗症可因肺氣不足、營衛不和、陰虛火旺、邪熱鬱蒸而引起。素體虛弱,病後體虛,或久患咳喘,耗傷肺氣,致肺氣不足,肌表疏鬆,表衛不固,腠理開泄,而見汗出過多。體質虛弱,表虛之人,感受風邪,致營衛不固,衛外失司,亦可見汗出過多。煩勞過度,血虛精虧,或邪熱傷陰,致陰精虧虛,虛火內生,陰津不能自藏,發為汗證。情志不舒,肝火偏旺,或嗜食辛辣厚味,濕熱偏盛,邪熱鬱蒸,津液外泄,亦可致汗液外泄失常。
汗證以虛證為多,自汗多屬氣虛不固,盜汗多屬陰虛內熱。但邪熱鬱蒸所致者,則屬實證。病程久者,可見陰陽虛實夾雜的情況。自汗久者可以傷陰,盜汗久則可以傷陽,而出現氣陰兩虛,或陰陽兩虛的情況。邪熱鬱蒸,病久傷陰,亦可見虛實夾雜。
預防汗證,平日需鍛鍊身體,加強體質,勞逸適度,飲食有節,作息有常。汗證患者於汗出時,應注意避風寒。汗出之後,則應用毛巾擦乾,及時更換濕衣。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