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醫
在「望聞問切」四診之中,「望舌」佔有重要的地位。古人稱之為“舌鑑”,比喻舌頭就是人體的一面鏡子,反映著健康和疾病狀態。
透過觀察舌頭,醫生可以測知臟腑/邪氣的變化。例如舌尖測心肺,舌中望脾胃,舌根看腎氣,舌側見肝膽。
早在三千年以前的甲骨文時代,就有關於“疾舌”的記載。到了宋元時代,更出了第一部舌診專著:《敖氏傷寒金鏡錄》。直至明清時代,舌診方法已全面成熟。
除了幫助診斷疾病證候,舌診更可以協助分析患者適合服哪裡中藥。以袪濕藥為例,中醫常用的袪濕藥最少有十多種。即使症狀一樣,不同體質的患者都有不同的袪濕藥適用。舌苔厚的,舌苔薄的,用的藥完全不一樣。此時,舌診起了非常重大作用,是醫師為病人選擇適用藥的重要根據。
此外,舌診也可助判斷療效和預後。例如部分熱證病人,舌質非常紅,紅得像草莓,舌面乾燥,服藥後見舌色轉淡,舌面潤澤的話,就表示病情好轉。在小兒、臥床患者、精神不佳等未能好好表達自我症狀的人群上,舌診的應用就更必須了。
近年醫療漸漸興起遙距診症,利用視象方式與病人溝通,了解病情。遙距診症的缺點是不能做脈診。在不能把脈的情況下,請大家別害羞,伸出你的舌頭,讓醫師你的情況吧。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