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中醫
近這三四年間,因咳嗽而來睇中醫的人多了很多,常為流感或新冠引起的居多,即是中醫所說的外感病。相反以前門診多見的久咳、季節性敏感咳、哮喘咳、老年支氣管咳等等就相對減少了不少。其實以上的咳嗽,即中醫所說的內傷病并沒有減少,只是被外感病合併了在一起,表面睇可能只係感冒未清或者長新冠係咳嗽的主因,實際上可能本身就有氣血不足或肺脾腎虛的基礎而導致咳嗽清唔到,如果處理唔到就可能變成了內傷病的久咳、敏感咳、喘咳、支氣管咳等等。
話說回來,點解咳嗽病中醫要分為外感病或內傷病?又點解感冒咳嗽會發展到內傷久咳呢?點解有時醫幾日就病好有時醫兩星期都未好?解答以上問題,就要涉及到一個中醫學上提到的一個概念「病勢」。
具體來說,中醫治病的流程是先以望聞問切四種診斷方法收集資訊,然後得出這是何病,與西醫不同的是中醫診斷疾病會把同一種病再分出不同細節,故一個完整的中醫診斷必需包括病名及證型兩個方面,用坊間說法即是同樣的咳嗽病中醫就可能會叫寒咳、熱咳、燥咳等等,這些或寒或熱或虛的術語就叫「病性」,即疾病的性質。再來就是確定「病位」,即何處生病,並非咳嗽都是肺病,用幾千年前的古人說法「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此外病毒細菌溫度差等等影響到人體不同部位都會令人咳,故確定「病位」就是決定治療方法的重要一步。
做到以上兩步,只要根據教科書按圖索驥就可以得出治法方藥,因為前人已經總結左大量經驗,並定立了類似醫院常用的臨床路徑(Clinical Path),理論上中醫師只要診斷正確,以「標準答案」來治病就可以得到確切的療效。然而實際上很多病療效卻忽高忽低,这時應該懷疑診斷出錯?還是懷疑「標準答案」不能适合每個人(畢竟高矮肥瘦老幼不同)?
要判斷以上問題,就要先理解前人是如何確立某種疾病診治的標準答案,包括用什麼理論來分析,疾病從何而來的「病因」,疾病往何處去的傳變和轉歸,最後到整個疾病發展變化趨勢的宏觀理解,即文章前頭提及到的「病勢」概念。
可以說治病時對「病勢」的掌握就是中醫師療效的把握,但難就難在識病易,知源難,疾病從何而來的「病因」就是其關鍵,具體緣由,且聽下回分解。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