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搔癢|中醫
皮膚突發搔癢,多發於夜間或夜間加重,不發作時皮膚顏色,膚質如常,發作時局部皮膚敏感,易引起抓痕,微泛紅或蒼白色,稍高出皮膚表面,可泛發全身,大小不等,形態不一,消退後不留任何痕跡,可分為急性或慢性發作。
中醫對該病已有深入的認識,如清代。吳謙編修的《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記載:“此證俗名鬼飯疙瘩,由汗出受風,或露臥乘涼,風邪多中表虛之人。” 本病多由身體先天不足,複汗出受風或夾寒或夾熱侵襲肌表引起; 或因氣血不足,虛風內生,搏結於皮膚而發病。在治療本病上,除了使用疏風解表藥或養血和血藥,還需根據患者不同體質而作出藥物的調整加減。
中醫藥治病看似簡單,有病無不濕或熱或寒或水飲。其實不然,如水濕痰飲,“濕”無明顯形質可見而呈“氣態”,彌漫性大,以肢體悶重酸困,頭重如裹等為主要表現。“水”質清稀為液態,流動性大,以水腫、少尿為主症。“飲”是一種較水濁而較痰稀的液態病理產物,常停聚於某些腔隙及胃腸。“痰”的質地稠濁而黏,常和半凝固乳膠狀態,流動性小,最易內停於肺,影響肺氣的宣降,以咳嗽痰多,痰質黏稠,胸悶為主症。各類又根據停留的部位不同有不一樣的治法用藥。
當身體出現毛病時,在持續一段時間後症狀未能減輕,甚至加重時,切忌胡亂購買中成藥,除了會延誤病情外,更會因誤用藥物後使病情更加複雜,纏綿難愈,從而使療程加長。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