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藥膳養生
September 30, 2015

秋天藥膳養生|中醫
秋天的季節天氣由暑熱轉為涼快,某些身體較虛的人士,適應能力較差,容易患上傷風感冒,所以入秋後是全年中又一流感高發季節。由於入秋後雨水漸少,秋風勁急,氣候乾燥,人體的津液會因乾燥而耗損,所以中醫認為「燥」是秋天的主氣,稱為「秋燥」,再加上氣溫下降,易引起燥咳,所以秋病多在肺,尤以肺之燥熱最多。燥咳之症,常表現為乾咳不止,無痰或少痰,難咯出,痰中帶血絲,伴有口乾咽痛、喉癢、聲音嘶啞、舌紅少津等症狀。所以秋天著重養肺,「防燥養陰」是主要方法
秋季調養肺燥,應以滋陰潤燥為主,平時可多吃些銀耳、羅漢果、甘蔗、梨、芝麻、百合、藕、純正蜂蜜、菠菜、乳製品等益陰生津之品,同時也提倡早晨喝粥以潤身體。以下提供幾項對燥咳具有良好療效的食療便方供讀者參考。
1.杏仁燉水梨
【原料】甜杏仁15g,水梨1個,冰糖20g。
【做法】甜杏仁去皮打碎,水梨一個去皮切片,同入碗內,加冰糖,放水適量,置鍋內加蓋隔水燉煮約1小時即可服用。
【服法】每天早晚各一次,連服三~五天。
2.川貝燉水梨
【原料】川貝末6g,水梨1個,冰糖20g。
【做法】取水梨洗淨,橫斷切開,去核後放入川貝末,再將兩半併攏,用牙籤固定,放入碗中加冰糖,水適量,隔水燉煮30分鐘即可,吃梨喝湯。
【服法】每日一次,連服三~五日即可。
3.百合杏仁粥
【原料】鮮百合50g(乾品30g),杏仁10g,米50g,白蜜適量。
【做法】杏仁去皮打碎,加鮮百合,與米同煮為稀粥,調白蜜溫食。
【服法】一日三次
4.沙參百合潤肺湯
【原料】北沙參15克,百合30克,無花果5個,豬瘦肉18克,陳皮1片。
【做法】 先將無花果洗乾淨,對半剖開;豬瘦肉洗乾淨;北沙參、陳皮、百合洗乾淨;將所有的材料一起放進已滾的水中,繼續用小火煮約一小時,加少許鹽調味,即可飲用。
【服法】 可早晚飲用,或佐餐食。
此外,肺燥若出現大便乾結的症狀時,必先保持大便暢通,因為在中醫理論中指出「肺與大腸相表里」,腸腑之氣不通,積熱上攻,影響肺氣不降,燥咳難癒,所以大便必須保持1天1次,讀者可採用以下二則治便秘的藥膳:
1.蘇子麻仁粥
【原料】蘇子15克,麻子仁15克,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把蘇子、麻子仁搗爛如泥,同入砂鍋中煎取濃汁去渣,入米,加適量冰糖,同煮為稀粥。
2.杏仁粥
【原料】甜杏仁15克,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甜杏仁以熱水泡軟,去皮搗爛,與米加水同煮,沸後再放適量冰糖同煮成粥。
#秋天藥膳養生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July 31, 2020
July 31, 2020
July 31,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