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陳建名醫師

中藥與食物


中藥與食物|中醫

很多人對中藥調理身體時存在疑慮,認為長期服食中藥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中藥之所以謂之藥,不因其來源與食物有異,而是針對身體上的症狀而使用, 所以稱之為藥。根據物種的形態特點、生長環境、地理因素等總結出歸經性味,應用於人體調氣血,損有餘,補不足,所以藥物與食物之間的差異是藥物有針對性,而日常飲食則供應基本營養。其次,中藥與日常飲食的差異在於味道與口感,日常飲食易於入口,氣味俱佳;藥物只求藥性功效,但未必易於入口,如蟲類藥味腥,寒藥多味苦,發散藥味辛等。

古書記載食物功能,有以種類部位分類,如昆蟲、肉類、貝殼、草、花、果實、根、莖、葉等等;有以有否毒性分類,如把藥物分為上、中、下三品,有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 十去其九;餘下的骨肉瓜菜,食養盡之。」所以中藥調理身體,一般不易引起毒副作用。大凡性味平和,易於栽種採摘,易入口,便歸於食物;有毒性,味不佳, 便歸於藥物。藥食本是同源不可分,如當歸、人參、川貝、羊肉、胡椒、八角亦藥亦食亦調味;又如藥名魚腥草,地方名折耳根,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排膿的功效,在部份地區可當作蔬菜進食。

使用中藥調理身體,可使臟腑氣血更調和,減輕或消除症狀。但需注意的是切忌自行調理身體,或會因認知不足導致錯誤用藥。在調理過程中,與醫師建立良好的溝通,不但可縮短調理過程,還能更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改變不利於身體的不良姿勢、生活習慣、飲食習慣,使調理事半功倍。良好的身體配合心理健康,能使我們有足夠的能量應付日常活動和壓力。如欲了解調理的詳情,可向自己的家庭醫師作進一步了解。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