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從口入
February 29, 2016

病從口入|中醫
中醫認為脾胃乃後天之本,人類後天的生長,發育,健康與否,皆受脾胃影響和支配,因此,不應多食、過食、大食、嗜食、暴食,否則很容易食出病來,使脾胃受傷,健康受損,亦即是“病”從口入。
以下幾點是大家要注意的:
暴飲暴食
《素問·痹論》:“飲食自倍,腸胃乃傷。”這句話是提醒大家不要過度飲食傷及脾胃。胃將食物消化吸收,脾化生氣血精微物質,輸送到臟腑、組織、器官,以供它們活動所需。然而,有部分人不知道,經常暴飲暴食,或吃大量難以消化的食物,甚至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過多攝入肥甘厚味,長此以往,使腸胃受傷,不僅功能喪失,不能運化水穀精微,而且會生痰、生濕、生水,將營養物質變成有害廢物,傷及人體,發生肥胖、水腫、痰飲、泄瀉、心悸、出血等種種病症。
飲食生冷
一到夏季,脾胃工作量就明顯增加。為什麼呢?因為盛夏炎熱,大家只注意防暑降溫,全然不考慮脾胃的承受能力,尤其是小孩,對雪糕、各種冷飲,就如“家常便飯”一樣;大人也常常將冰鎮啤酒、雪糕等當作“美味佳餚”,這些過多的生冷食品,都由脾胃來處理,也就難免力不從心了。雖然脾胃有“運化水濕”的功能,但時間一長,加班加點的工作,即使是鋼鐵,也會倒下的。需知道寒涼不僅傷脾,也能敗胃。脾胃一敗,飲食得不到消化,不僅發生胃寒噁心、脘腹脹滿、納食不香,而且水穀精微之營養物質得不到輸送,於是會出現貧血、頭暈、心悸、失眠、水腫、腹瀉、咳嗽、痰白等諸多病症。只要你照鏡,就會發現舌苔又白又膩。
偏食偏嗜
俗話有“食不厭雜,飲食以養胃氣”之說。五味偏嗜過度,亦可損傷脾胃。就如《內經》早就說過:“五味入胃,各歸其所喜,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鹹先入腎。”可現在,家長溺愛,小朋友飲食任其隨意,煎炸、生冷,早也吃,晚也吃,肉不離口,飲料不離手,小小年紀,就形體肥胖,或骨瘦如柴,或貧血發生。還有些小朋友,飲食特別怪異,專吃即食麵,或果凍,或炸雞,或燒烤,吃來吃去,營養失衡了,發育減緩了,脾胃也弱了,長不高了。不僅小朋友,有些成年人也是今日自助餐,明日燒烤,早晚都吃,天天如此,必定傷害脾胃。
飲食不潔
飲食不潔,誤食毒物,尤易傷害脾胃。許多腸道疾病,如“菌痢”、“腸炎”、“腹瀉”、“食物中毒”等,多因飲食不潔,傷害脾胃所致。因此,早在漢代張仲景著《金匱要略》一書,就專設“禽獸魚蟲禁忌”、“果實菜穀禁忌”等篇以警之,並明確指出:“飲食之咪以養生,食時有妨,反能為害。”
另外,情志太過或不及,也能傷害脾胃。有的人稍遇挫折,或工作不順,就想不通,其實“思則氣結”、“思傷脾”、“苦思難解則傷脾胃”。脾胃一傷,氣血功能紊亂,氣機升降失司,就會引起腹脹納呆、食少嘔泄等病。
#病從口入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July 31, 2020
July 31, 2020
July 31,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