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
June 30, 2016

夏季養生|中醫
養生講究的是效法和順應自然,順應四時,返璞歸真,健康就是人與自然的匹配和順應。中醫講求順應自然,養生包括順應四時調養,更指出“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 夏三月,起於立夏,經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止於立秋前一天。夏季,陽光普照,地熱蒸騰,天地之氣交合,萬物繁榮。香港夏季濕熱的氣候易致暑濕困脾,影響脾胃功能,暑熱熾盛傷人體津液。天氣炎熱,往往喜愛凍飲雪糕等有損脾胃功能,所以調養脾胃為夏季首要任務。其次冬病夏治也是夏季可以進行的養生方法之一,即夏天人體和外界陽氣最盛,用內服中藥配合針灸等外治方法來治療一些冬天好發的疾病。如夏季天灸時用溫性藥膏貼在穴位上,加強人體陽氣可治療哮喘和過敏性鼻炎等。
一、起居調養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排汗多,容易感到煩躁不安和悶熱困倦,所以睡眠充足可消除疲勞和恢復體力;冷氣溫度不宜太低,如果室內外溫度相差太大,從炎熱的室外進入冷氣室內,容易導致外感風寒;冷氣令汗孔緊閉,暑濕在體內不能通過出汗散發,容易導致濕熱積聚體內出現四肢疼痛麻木等不適症狀。
二、飲食調養
夏季的特點是心旺腎衰,即使炎熱時也不宜飲冰水冷飲等,引起脾胃虛寒。如果脾胃受寒,易於引起吐瀉。飲食亦不宜吃得過飽,可少吃多餐。夏天熱,適宜食應節瓜、豆類,以滋潤消耗津液的身體,盡量少吃肥膩油炸食物以減輕脾胃負擔。
三、運動調養
進入夏季,應加強鍛鍊。萬物昌茂的盛夏,應有充沛的精力去參加更多戶外活動。到空氣清新之處,如公園、山頂等,按個人喜好盡量多活動,讓毛孔得以疏泄,同時也把體內積聚的廢物、毒素隨汗液排出體外。行動不便人士,可於戶外遠眺,作簡單的舒展運動以暢陽氣。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每人體質及具體狀況不一,如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或有關之專業人士意見。
#夏季養生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July 31, 2020
July 31, 2020
July 31,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