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 李真錦醫師

正氣存內 邪不可干 (二)


養生|中醫

養生|中醫

我們先看看黃帝內經說古時健康之人的生活: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從以上的說話,我們可以從三個角度去改善我們的正氣,以下分別述之。

一、飲食有節

何謂飲食有節?以現代城市人的情況來說第一件便是不要吃太多。我們再看看古代的經典如何說吃:

「凡治消癉仆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肥貴人,則高梁之疾也。」

「且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驕恣從欲輕人,而無能禁之,禁之則逆其志,順之則加其病」

「夫熱中消中者皆富貴人也,今禁高梁,是不合其心。」

原來古時標準的富貴人、肥貴人與今天的城市人是無兩樣的,無肉不歡,吃大量的肉,吃肥甘厚味,不停的攝取過量的營養,不但增加脾胃的負擔,還會引致百病叢生。現代人營養太多了,脾胃跟本無休息的時間。好像有些人消瘦,便不停進食,但愈吃愈瘦,其實脾胃已經損傷了,吃太多不但不能吸收,反而進一步損傷脾胃功能。有些人我們勸告不要吃太飽太多,或吃少一點肉類,是「逆其志」、「不合其心」。

我們再看《傷寒雜病論》中感冒時的飲食禁忌:

「禁生冷、粘滑、肉麵、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可以看到所提及的都是難消化,或減低脾胃功能的食物,說明當人生病的時候,實質上應該減少進食難以消化的食物,以減輕脾胃的負擔。如進食過多有營養的食物以「補充營養」去抗病,實際上是不合適的。因此,當我們生病,或脾胃功能並非理想的時候,我們更應避免進食過多過飽,以徒添辛苦的脾胃的負擔。事實上,年紀開始愈來愈大的時候,大家都會發現自己的食量愈來愈少,年輕時候隨便自助餐或放題的時光已經不復再,已是脾胃功能減退的一個提示了。

至於坊間於產後進補及小兒進食過多的問題,乃同一道理,日後有機會再說。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