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身痠痛病案一例
March 30, 2018

痛症|中醫
男性, 約50歲, 因工作關係, 睡眠時間不定時, 飲食不定時。工作時間呈多樣性,偶通宵達旦工作數日至數月,偶能作息數日至數周,偶戶外工作偶室內工作。工作時身體狀態如常,未見明顯不適,當休息兩日或以上,起床時自覺疲倦,周身痠痛,如感冒症狀,頸背寒冷感,活動後數小時症狀漸緩,翌日症狀又作,口苦,舌不適,汗出時頭汗較明顯,偶頭痛,大小便未見異常,胃口睡眠可。脈大弦,舌尖邊紅,厚黃苔。
初分析此案例,寒、濕、熱、虛均能出現上述症狀,症狀出現在休息期間而不在工作期間,實證機會較高,(如因虛弱、臟腑功能減弱引起,症狀多勞累後加重。又見其脈弦大,舌尖邊紅而厚苔,綜合分析,或因濕熱阻滯,氣機不暢導致上述症狀。兩診六日藥後患者描述症狀未見明顯變化,但患者認為症狀有5-8年之久,或未能短時間能減輕症狀,故前來複診,經溝通後患者補充了食後欲嘔、食欲不佳等症狀。中焦虛寒則食欲不佳,胃氣不降則食後欲嘔。故三診時予以溫中散寒等藥。三日藥後患者自述痠痛攰等症狀有改善,再予病人五日藥後症狀減七成,續調理。
分享此病例並非標榜治療的快慢長短,更想分享的原因有二,其一:面對特別或奇怪的症狀,中醫常能以中醫理論分析出疾病的起因與治療方法。其二:中醫師的醫術在治療過程中固然起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但如果患者對中醫缺乏信任,對治療過程缺乏耐性。治癒的機會亦大大減低,以此病案為例,如患者服藥一兩劑後未見改善便停止服藥或更換醫師治療,便錯失了為患者調整處方加減藥物的可能性,亦難出現症狀改善的機會。最後希望各位能找到德術並重的醫師的同時,亦需給予足夠的時間與耐性。
#痛症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July 31, 2020
July 31, 2020
July 31,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