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 鄭櫻叢醫師

小兒失眠症


小兒失眠症|中醫

小兒失眠症|中醫

小兒應有充足的睡眠才能健康成長。小兒每日所需的睡眠時間平均為:6個月前20小時左右;7-12個月18小時左右;1-3歲15小時左右;3-7歲12小時左右;7歲以上10小時左右。讓孩子早睡,孩子睡覺最遲不能超過21時,一般以20時前睡覺最為適宜。兒童身高與生長激素的分泌有重要關係。而生長激素的分泌在深睡一小時以後逐漸進入高峰,一般在22時至凌晨1時為分泌的高峰期。睡得太晚錯過生長激素的分泌高峰期,身高就會受到影響。保證兒童的入睡時間是解答如何治療兒童失眠的關鍵之處。

兒童的睡眠問題,常表現為入睡困難、夜醒、打鼾、睡眠不足等。而這些問題會導致寶寶出現生長發育相對遲緩,免疫力、注意力、記憶力、組織能力、創造力和運動技能等也會受影響,並出現行為和情緒方面的問題。近年來,還有一些研究證實兒童期睡眠不足,是兒童乃至成人肥胖以及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等慢性病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

中醫在調理小孩的睡眠情況時會根據具體的辨證來調理的,臨床上很多夜不能入睡的小孩通過中醫的調理以及相關的家長指導配合就能慢慢好起來。要培養小兒自動入睡的習慣,被子不宜過厚,白天不宜過度遊玩,以免疲勞貪睡。晚飯不宜過飽,控制飲水量。臨睡前要排尿,要讓寶寶與父母同屋不同床,有助於夜晚連續睡眠。

小兒失眠症的發病原因有的與先天稟賦有關。宋代錢乙認為,小兒體質「三有餘」(心、肝、陽有餘),「四不足」(脾、肺、腎、陰不足),而三有餘是本病發病的主要因素。其病理變化,以心肝之陽偏亢為主。

心陽浮亢則致失寐;小兒心常有餘,心火易亢,出現心神不寧,多動不安;容易煩躁、精神不集中,舌尖發紅、小便發黃,中醫多會採用清心火的燈心草、通草、淡竹葉等來清心除煩,如果出現大便乾燥的情況,則可以適當添加生地清熱生津。

肝陽偏亢則好動易怒。肝為剛臟而性動,主筋藏魂,其志怒,其氣急,體陰而用陽, 小兒肝常有餘,若疾病耗損致肝體之陰不足,肝用之陽偏亢,則除失眠外還伴有注意力不集中,性情偏拗。容易發脾氣,或者莫名發怒,中醫多會採用清肝火的治療方法,常用到白芍、鬱金,此時飲食應注意清淡,食療應使用清肝養心之品,家長平時對這種小孩也要耐心,避免小孩養成躁動的不良習慣。

脾居土為至陰之髒臟,藏意,在志為思。小兒脾常不足,若調護失宜或疾病所傷,運化失常,肺失濡養,則失靜謐而興趣多變。中醫多會採用補脾土、培土生金的治療方法。

「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腎藏志,主骨生髓,髓通於腦。小兒臟腑柔弱,腎陰內虛,若先天不足或病後出現腎陽虧損,髓生不足,則失眠伴有動作笨拙不定、健忘、遺尿等症;中醫多會採用補脾腎、補益腎精的治療方法。

腎虛則水不涵木,肝陽易亢,無以制火,而引起心火有餘諸症。中醫多會採用補肝腎潛陽、交通心腎的治療方法。疲倦但遲遲不肯入睡,如果伴有臉色較白、容易怕事的表現,那麼在治療上就會採用太子參、麥冬、酸棗仁等來調心補益。

晚睡習慣不可能一下子調整過來,把握困倦的信號及時入睡。可以每過兩三個晚上,把睡覺時間往前提15分鐘至半小時。把睡眠時間一點點地提前。兒童一直到10歲前,都希望在睡前與父母一起度過一段特殊的安逸時光,比如一起聊天、讀書,讓你給他按摩後背。珍惜睡前故事時光,安安靜靜地和父母在一起,都是兒童的入睡良藥。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