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中醫
日本稱中醫為漢方醫,起源追溯至隋唐時期。當時日本與中國交流,隨之仿效唐朝典章制度,開始施行「大寶律令」。其「醫疾令」中,將中國漢代至六朝醫書《脈經》、《甲乙經》、《本草經集注》、《小品方》、《集驗方》、《素問》、《針經》等指定為醫學教科書。
奈良時代開始擺脫神權和魔法的束縛,重新認識疾病的病因、病理及藥物療法,然而當時推廣醫學知識仍需藉助佛教僧醫的法力。唐僧鑒真的渡日,為奈良朝醫藥開拓了道路,設立「施藥院」,樹立了醫療保障之先例。按照朝廷律令,開始用行政手段管理醫學,使醫學與法政結成密切關係。
平安時代,日本本國文化意識高揚,一方面沿用奈良朝建立的醫事制度,一方面根據國情變化,對實施細則加以合理改進,如醫師選考、任用、地方醫師勤務年限變更等。漢方醫本體亦為日本人所鑽研。
當中最具影響力的著作,是丹波康頼的<<醫心方>>。
日本民間至今仍保留不少食療智慧,今次選了數個跟大家談談:
葛湯(くずゆ)
老一輩的日本人,會把葛根粉熱水沖開飲服。有消除初起感冒症狀的效果。
葛根性味甘、辛,涼。歸脾、胃經。
功效:解肌退熱,透發麻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
在日本藥房經常見到的漢方成藥 - 葛根湯,就是經典的風寒藥。
刺身的配料(つま):
青紫蘇(青じそ/大葉)
性味歸經:辛、溫。歸肺、脾經。
功效:發汗解表、行氣寬中、解魚蟹毒
有抗酸化和促進胃液分泌、魚介類的解毒效果。
白蘿蔔 (大根)
味甘、辛,性涼,入肺、胃、肺、大腸經。
功效具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下氣寬中、消食化滯、開胃健脾、順氣化痰的功效。
酵素有助促進胃腸功能,幫助消化吸收。
大家去日本旅行時,也多點發掘日本的食療智慧吧!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