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 周珈瑩醫師

結節性癢疹的中醫病機與治療


結節性癢疹|中醫

結節性癢疹|中醫

結節性癢疹又稱疣狀固定蕁麻疹或結節性苔蘚,是以結節損害伴劇癢為特徵的慢性皮膚損害。其皮損為疣狀結節型損害,多見於前臂、腿及頸部。皮損初起為水腫性紅色丘疹,很快呈黃豆或櫻桃大的半球狀結節,其色為膚色、暗褐色或紅色,常對稱及散在分佈,結節數量一個到上百個不等,或偶見密集成群,其大小從0.3-3cm不等,觸之有堅實感。常因搔抓表面使表面粗糙、增厚或呈苔蘚樣變。

在流行病學研究上,暫時仍未有明確發現本病原因,可由多種原因誘發,包括蚊叮蟲咬、胃腸功能及內分泌紊亂,精神緊張等均認為是本病的誘因。部份認為和原發性皮損、皮膚病或全身瘙後刮傷亦可為誘發本病。

在中醫學的認知上,根據本病的臨床症狀,參考《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五》:「馬疥者,皮內隱嶙起作根墌,搔之不知痛」,以及《醫宗金鑒》︰「起瘡形如粟粒,其色紅,搔之愈癢,久而不瘥。」故本病可歸為“馬疥”或“粟瘡”,而近代中醫皮膚病專家趙炳南則稱本病為「頑濕聚結」。

病因病機

對於本病的病因病機,參考古今的文獻亦各有看法,但其病機主要以表虛兼有風寒濕瘀等病邪侵襲所致。《素問》述:「風邪客於肌中,則肌虛,真氣發散,又被寒搏肌膚,外發腠理,開毫毛淫氣妄行,則為癢也。」表虛不固,風邪外襲於表,「風盛則癢」,風邪盛則瘙癢劇烈。若素飲食不節,勞倦過度,可使脾失健運,水濕內蘊。外感六淫侵襲,風濕外邪相合,阻礙經絡,導致經絡不通,風、寒、濕互結於局部肌表不散,故局部呈結節,濕性黏滯,纏綿難愈。濕邪易損傷陽氣,氣機被遏,使氣血運行不暢,因濕致瘀。濕為陰邪,濕性重濁黏滯,其性趨下,故多發病於下肢且病情反覆。若患者情志失調,憂思鬱怒,可內傷臟腑,使沖任不調,營血不足,脈絡瘀阻,肌膚失養。《醫宗金鑒》述:「凡諸瘡作癢,皆屬心火。火邪內鬱,表虛之人,感受風邪,襲入皮膚,風遇火化作癢,致起瘡形如粟粒,其色紅,搔之愈癢,久而不瘥,亦能消耗血液,膚如蛇皮。」而心主血脈,氣血凝滯,血瘀痰凝,久病消耗陰血,久則血虛生風,經絡阻隔形成結節伴搔癢。毒蚊毒蟲叮咬或夏秋季節濕熱積聚所致,濕熱之邪與血熱、風毒凝聚,阻滯肌表,發為本病。

辨証論治

可按病邪的類別及病情的長短論治,病理產物及性質因應病情長久而作出改變。治療主要抓著濕、瘀、熱、肝鬱等方面作治療。

本病辨證隨著病邪的深淺,在皮損的外觀上可有不同。致病因素方面,初期以風熱為主,中期以濕熱為主,晚期以正虛邪戀,濕、熱、瘀、毒、痰等互結為主。而在分辨皮損上,初期風熱甚,以疹色鮮紅、粟粒狀高出皮膚表面,並伴瘙癢為特徵。中期濕熱蘊結於肌表,皮疹高出皮膚表面,呈半球形,色淡紅或黯紅,同樣伴有劇癢,癢甚者之抓破處有滲出或血痂。晚期病久不愈,濕瘀互結,其結節堅實,色瘀暗,皮膚肥厚,乾燥粗糙,發作性搔癢為特徵。

從濕及瘀論治理濕祛瘀法應貫穿治療之始終,初中期水濕偏盛,瘀血較少,治以理氣化濕為主,稍佐理氣活血。後期瘀血偏盛,瘀阻經脈,濕瘀互結,膠著於局部難除,治療上,以活血化瘀為主,佐以活血軟堅之品,以助攻破散結。臨床文獻有使用血府逐瘀湯、《外科正宗》之活血化堅湯作治療。

由於患者久病,正氣大衰,氣虛血瘀;脾氣虛弱,生化無權,氣血不足;久病陰血耗損,陰虛血燥,瘀血內停;治療上可用健脾益氣養血之品,佐以活血化瘀之藥。法取「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法,氣為血帥,補氣以行氣;養血以活血,血行風自滅。臨床文獻有使用八珍湯加減,配合祛風止癢藥作治療。

近代著名中醫皮膚病名家趙炳南先生的全蟲方可用於治療本病。方中用全蟲、皂刺、皂角、刺蒺藜、炒槐花、威靈仙、苦參、白鮮皮、黃柏等藥,並隨証加減。具祛風止癢,除濕解毒的功效,用於治療慢性頑固瘙癢性皮膚病,如慢性濕疹,慢性陰囊濕疹,神經性皮炎,結節性癢疹等。方中全蟲能熄風止癢,通絡解毒;皂角刺消腫活血,拔毒祛風,取其銳利以直達病所;白鮮皮、苦參清熱燥濕,祛風解毒;刺蒺藜平肝解鬱,祛風止癢,威靈仙可治風、濕、痰、壅滯經絡,具祛風除濕通絡之效;黃柏、槐花助清胃腸之結熱,以祛濕邪。全方合用能有效療除濕祛風止癢,亦需隨証加入活血之品,以助化瘀。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