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養生
November 30, 2019

養生|中醫
秋冬臨近﹐即使白天陽光普照﹐亦可感受到空氣中那股隱隱的寒意。但這正正是一年之中最適宜進補的時節﹐相信大家都知道秋季天氣乾燥﹐而中醫認為燥邪亦最易傷肺﹐因此我們應該在秋季時多進食一些滋潤肺部的食物﹐在中醫當中與肺相對應的顏色為白色﹐因此秋季我們應該多吃一些白色的食物﹐就會想到山藥﹐雪梨﹐百合。
俗話說:“冬季進補﹐春季打虎;冬季不補﹐春季受苦。”意思是說﹐冬季是四季之中人體進補的最好時節﹐人們應該利用這個好時節來補益身體。在冬季利用飲食養生的方法﹐是進補的最佳選擇。踏入冬季﹐天氣寒冷﹐傳統養生學認為﹐冬季應該多食用一些偏於溫熱性的食物﹐特別是能夠溫補腎陽的飲食﹐以增強機體的禦寒能力﹐如當歸﹑羊肉。另一原因為冬季主收納﹐而收納正是腎的生理功能之一﹐腎相對應的顏色為黑色﹐所以冬季﹐亦應該多吃一些黑色的食物﹐如黑米﹑黑豆等。
雖說秋冬季是一年中最適宜進補的時節﹐但也不要盲目進補﹐總體可大概分為三大原則:
1. 少吃鹹多吃苦:
雖然中醫認為此時可以進補﹐不過飲食應“少鹹﹑多苦”。這是因為按照中醫理論﹐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鹹﹐心主苦。從五行理論來說﹐鹹勝苦、腎水克心火。若冬季鹹味吃多了﹐就會使本來就偏亢的腎水更亢﹐從而使心陽的力量減弱﹐所以就應該多吃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陽﹐這樣就能抗禦過亢的腎水了。
2. 因人而異:
冬季進補﹐也要因人而異。因為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質有虛實寒熱之辨。中醫養生原則應該是: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也就是說﹐少年陽氣正盛﹐其實可以不補﹐或者小補;而中年人就要根據最近的身體狀況作出相應的調理了﹐比如最近很勞累﹐身體損耗太大﹐就要補一補;現在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種慢性疾病﹐更應多重視保護。
3. 因地而異:
注意我們生活環境。比如一些家庭﹐會開空調取暖﹐所以環境裡還夾雜了些燥﹐這樣進補的同時還得潤燥。
如果有其他慢性病的話﹐面對的環境復雜了﹐體質也復雜了﹐進補就不是簡單的跟著戶外環境來了。
所以在遵循環境進補時﹐最好還是到診所找專業中醫師辨証一下﹐以便更好地進補。
#養生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July 31, 2020
July 31, 2020
July 31,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