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傅青主女科》治血崩病
December 31, 2019

血崩|中醫
崩漏是指婦女在非行經期間陰道突然出血,或經血淋漓不斷。大量出血者稱崩中,量少淋漓不斷者稱漏下。《傅青主女科》記治療血崩病共計七篇,分別血崩昏暗、年老血崩、少婦血崩、交感血出、鬱結血崩、閃跌血崩及血海太熱血崩。傅氏認為止崩關鍵在於辨証審因,在其組方中可見靈活運用塞流、澄源、復舊三法,並非獨用止血之法。
總括而言,傅氏治療血崩之法可分為以下數種︰
滋陰降火
傅氏認為血崩昏厥者可因虛火妄動所致,其述︰「人莫不謂火盛動血也。然此火非實火,乃虛火耳」,使用補陰之藥乃防虛火衝擊,以防其復發,並指出不能獨用止崩之藥。傅氏認為血海有熱亦可導致血崩,火之惟病,故治法必須滋陰降火,以清血海而和子宮故治療投以滋陰之藥。
在治療用藥上,傅氏常用地黃,用於水煎劑的用量可達一兩,以滋陰養血,益腎填精。清海丸乃用於治療血海太熱之崩,方中大量使用山萸肉、山藥、麥冬、地骨皮、沙參、石斛、玄參等滋陰藥以清熱,以五味子、龍骨合山萸肉助陰血收斂,白朮和白芍健脾疏肝、桑葉具清熱止血的功效。傅氏認為夫脾健則能攝血,肝平則能藏血同時,故使用滋陰降火之法時,同時需合用平肝行土之法。
補益氣血
傅氏在血崩可由氣血虧虛,氣不攝血所致。氣虛統攝無權,血即離經而外溢,形成出血之徵狀。他認為單補氣則血又不易生;單補血而不補火,則血又必凝滯,而不能隨氣而速生。故治療上使用補益氣血之法,重在固氣,佐以補血之法,使已去之血,可以速生,將脫之血,可以盡攝,從而達到止血之效。
在補氣藥的選擇上,傅氏使用人參、黃芪、白朮、山藥等藥,同時配合使用當歸、熟地養血,使氣血互生。
疏肝解鬱
傅氏認為肝之性急,氣結則其急更甚,更急則血不能藏,故崩不免也。故血崩亦可因情志抑鬱,肝氣鬱結,使肝失疏泄相關。在治療上以開鬱為主,佐以平肝為法,並強調不能獨用開鬱之藥,以免肝火更盛,血崩更甚,方用平肝開鬱止血湯。方中以白芍平肝,柴胡開鬱,合白朮利腰臍,荊芥引血歸經,丹皮及生地清熱,當歸及三七行血止血。
行血祛瘀
傅氏認為外傷後所致的血崩,乃因瘀血內阻,新血不生,血不能循經而行所致。其人雖有面色痿黃的血虛症狀,但因其因在瘀,血虛為標,故故在治療上重在行血祛瘀,方用逐瘀止血湯。方中大黃、赤芍、丹皮、歸尾、桃仁等清熱化瘀;生地、龜板養陰涼血;枳穀理氣行血,助以散結。另外,平肝開鬱止血湯亦有用當歸及三七以行血止血,助化肝氣鬱結,氣滯血瘀所致的瘀邪。另外,傅氏喜用黑芥穗及乾薑作引血歸經之用,加強止血之效,祛瘀止血而不留邪。
#血崩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July 31, 2020
July 31, 2020
July 31,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