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熱病|中醫
分消走泄法是指宣展氣機,泄化痰熱,使留于三焦之濕熱、痰濁從表裡分消的一種治法。溫病學家基於《內經》的學術思想而發展出分消走泄之配伍方法。以分消上下之勢,使流連于三焦之濕熱或痰濕之邪得以上下分消。
濕熱病的特點
濕熱證是以濕熱為主要特徵的臨床證型,是由濕熱病邪引起的諸多病證的總稱。從廣義上來說,濕熱病包恬濕溫、暑溫、挾濕、伏暑等多種濕熱類溫病;從狹義上定義,濕熱病即為濕溫。有關濕熱病的臨床症狀,濕熱病應見惡寒,身熱不揚,汗出,身重頭痛,骨節疼痛,胸脘痞悶,小便黃赤,口渴不引飲,舌苔白膩或黃膩,脈象濡數等症。因濕性沉重、穢濁、黏滯,故病程一般傳變緩慢、病程長、病勢纏綿難愈。
濕熱病病機
分消走泄一法主要用於濕熱留連三焦之証,於嶺南地區濕熱病尤為多見。濕熱病的病因中,又以脾胃尤為關鍵,脾胃內傷,再感外邪,兩者相合而成濕熱証,使濕熱困阻氣機與水道,彌漫三焦。各種導致脾氣損傷之原由,包括勞倦過度,過飽過逸,使脾氣困滯,加上外邪或夏月暑濕,可導致內濕停留。邪留三焦後,其病理變化有兩種,其一,是濕熱阻滯,氣機升降不暢。其二,是水道不通,水濕不化。
分消走泄的涵義
「分消走泄」由「分消」與「走泄」兩法相合而成。「分消」、「走泄」是本法則的兩個方面,其整體涵義在於分散病邪,分部消散,走動泄邪。整體意義上而言,本法為按病邪的部位及性質,運用具有走而不守性質的藥物,以組成祛邪的配伍方法。總括而言,分消主要針對消邪,走泄主要在於泄邪。兩者相輔相乘,分消有助走泄,走泄有助分消,在治療濕熱病中缺一不可。
分消法
在分消走泄的應用上,因濕與熱常相互兼夾,濕為有形之陰邪, 熱為無形之陽邪, 濕熱交結,熱蒸則濕動, 濕遏則熱伏。病濕熱者,相互影嚮,熱得濕而愈熾, 濕得熱而愈橫,故病程纏綿難癒。如濕熱兩分, 其病輕而緩, 濕熱兩合, 其病重而速。故在治療上,不可偏治,用濕熱兩分法,分別消除病邪,並以防止濕與熱相合為治療原則。
因濕邪彌漫於三焦,上中下三焦病邪各有偏盛,採用不同的治法,使濕熱之邪從不同的途徑分別消除,使病邪勢孤,則較易消散。
在治療濕熱病的用藥上,濕邪偏上,主以辛散芳化,如藿香佩蘭香薷,宣而消之;濕邪偏中,主以燥濕健運,濕重於熱則宜苦溫,如蒼朮厚朴大腹皮,熱重於濕宜苦寒,如黃芩黃連梔子;濕邪偏下,主以淡滲分利,如茯苓、澤瀉、通草、滑石等,導而消之。在方劑例子上有八正散用前後分消之法;五積散用表裡分消法;宣白承氣湯、涼膈散等見上下分消之法;三仁湯、甘露消毒丹中見三焦分消之法等。
走泄法
「走泄」一法,重於「動」及「通」,其用意在於宣通氣機,行氣解鬱,通利三焦,通調水道,使濕熱之邪能隨「動」及「通」之時,隨藥物之性,開通通路,排除消散。走泄法涵蓋了傷寒八法中的汗、吐、下、消、清等五法,配合病邪所侵的部位,因勢利導,以助外邪透出。如肺用汗法、脾胃用吐法、大腸用下法、腎與膀胱可清利。走泄之具體意義在於使水道通暢,配合分消之法,清導濕熱之邪外出,保証祛邪的通路暢通。
總括而言,分消走泄可應用於諸多因濕熱病邪引起的疾病,濕與熱邪需同時清除,對應受病的臟腑的上中下三焦,使用汗、吐、下、消、清等法,使病邪分別消散外出。分消和走泄屬於本法兩方面,兩者相合方能使濕熱病邪更易於排除。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