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14粒」
May 31, 2020

中藥|中醫
炎炎夏日,相信居住於村屋或近郊的人都不會對「14粒」感到陌生。「14粒」臭屁蟲嘅正式學名叫椿象,因為每次產卵14粒而有「14粒」這別名。
眾多中藥當中的九香蟲其實就是臭屁蟲,所以大家都比較厭惡的「14粒」是可以入藥的,而且價值亦不菲,在中國兩廣地區,九香蟲每公斤價值大約千元港幣!
清朝名醫陳士鐸所著的<<本草新編>>記載:「九香蟲,味甘辛,氣微溫。入腎經命門。專興陽益精,且能安神魄,亦蟲中之至佳者。入丸散中,以扶衰弱最宜,但不宜入於湯劑,以其性溫,恐動大便耳。」
<<本草綱目>>亦有一攝生方,名為烏龍丸,由九香蟲、車前子、陳皮、白朮、杜仲組成,當中九香蟲作為主藥,各藥相互配合,有興陽益精的效果。
所以有朋友曾路經中國兩廣地區時,發現有大排檔以椒鹽臭屁蟲作為招牌菜,不光是又香又脆,而且標榜可以壯陽,以此招徠客人。雖然看似誇大其詞,但背後確實又有一定中醫古籍支持該說法。
作為醫者,臨床上我亦有為一些肝胃不和兼夾有虛寒的病人處方過九香蟲,療效不俗。中醫中藥包羅萬有,往往有意想不到而又容易接觸到的東西,卻是一味又一味的治病良藥。
#中藥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Please reload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July 31, 2020
July 31, 2020
July 31, 2020
Please reload
過往文章
Please re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