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專注力失調
June 30, 2020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中醫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 (Attention Deficit and /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是以注意力不集中、動作過多、衝動行為、參與事件能力差, 智力基本正常等表現為特徵的一組臨床綜合症, 舊稱兒童多動綜合症。
患兒多見有學習困難及心理異常, 是兒童期最為常見的最復雜的心理與行為障礙之一。大多數患者的問題都不是階段性的, 如不及時治療, 約患者會持續到青春期, 有的患者其部分症狀將持續到成年。
中醫古代醫籍對本病無專門記載, 一般歸屬於 “躁動” 、“臟躁” 、“健忘” 、“失聰” 範疇。《靈樞·行針篇》記載的 “重陽之人, 其神易動, 其氣易往也… …言語善疾, 舉足善高, 心肺之臟氣有余” 與西醫所描述患者的多動、注意力渙散、情緒沖動相類似。《靈樞天年篇》: “ 人生十歲, 五臟始定, 血氣已通, 其氣在下, 故好動” 本小兒素體純陽, 多動乃是常態, 但好動過極則為病態。《素問·舉痛論》記載到 “ 驚則心無所倚, 神無所歸, 慮無所定… … 。” 宋代錢乙《小兒藥證直訣》認為小兒“ 五臟六腑, 成而未全, … … 全面未壯。” 說明小兒臟腑嬌嫩, 形氣未充, 孩童稚子, 知覺未開, 見聞易動, 指出了小兒多動癥的生理特點。《壽世保元》中提到: “ 徒然而忘其事也, 盡力思量不來, 為事有始無終, 言談不知首尾。” 這些描述均與本病臨床表現極其相似。
本病病機復雜, 病因繁多, 表現各異, 主要病機為先天稟賦不足、腎精虧虛或後天失護致髓海失養;或心脾氣血兩虛, 心神失養;或肝腎陰血虧虛, 筋骨失養, 躁動不安;或後天喂養不當, 過食肥甘厚味, 內有痰蘊, 蘊久化熱, 內擾心神,病位在腎、肝、心、脾, 且有實證、虛證、虛實夾雜之證。根本原因在陰陽平衡失調, 即陰靜不足, 陰不制陽。
傳統中醫學對治療本病的不同方法如下:
中藥/方劑治療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柴胡,龍骨,黃芩,生薑,人參,桂枝,茯苓,半夏,大黃,牡蠣,大棗)原方有鉛丹,現已不用
此方出自《傷寒論》,功效為和解少陽、鎮驚安神。主治傷寒誤下後,胸滿、煩驚、譫語、一身盡重、不能轉側或小便不利者。
甘麥大棗湯(甘草,浮小麥,大棗)
此方出自《傷寒論》,功效為和中緩急,寧神安躁。主治婦人臟躁證。精神恍惚、悲痛欲哭、不能自主,呵欠頻頻。
天麻鉤藤飲(天麻,鉤藤,牛膝,石決明,杜仲,黃芩,梔子,益母草,桑寄生, 夜交藤,茯神 )
此方出自《雜病證治新義》,功效為平肝熄風、清熱活血、補益肝腎。主治肝陽偏亢、肝風上擾證、頭痛、眩暈、失眠、每因煩勞或惱怒而加劇、目赤乾澀、急躁易怒、口苦、舌紅、苔薄黃、脈弦。
溫膽湯 (半夏,橘紅,茯苓,甘草,竹茹,枳實,生薑,大棗 )
本方出自《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功效為行氣化痰,調和膽胃。主治膽胃不和、痰濁內擾證。虛煩失眠、胸悶有痰,噁心嘔吐、呃逆、或驚悸不寧、口苦、苔膩、脈弦滑。
知柏地黃丸 (熟地黃,山茱萸,山藥,茯苓,丹皮,澤瀉,知母,黃柏 )
本方出自《筆花醫鏡》,功效為滋陰降火。主治陰虛火旺證,骨蒸潮熱,虛煩盜汗,腰脊痠痛,遺精,口乾,咽微痛,舌偏紅,脈細數、尺脈有力。
歸脾湯 (人參,黃耆,白朮,茯苓,當歸,酸棗仁,桂圓肉,遠志,木香,炙甘草,生薑, 大棗 )
本方出《濟生方》,功效為補益氣血、健脾養心。主治心脾氣血兩虛證,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盜汗虛熱,食少體倦、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薄,脈細緩。
針灸/耳穴治療
常用穴位:百會、四神聰、腦戶、神庭、率谷、本神、印堂、內關、勞宮、神門、足三里、三陰交、太溪、華佗夾脊穴、肝俞、腎俞、心俞、脾俞、胃俞等。
耳穴選穴:心、腎、肝、脾、腦、內分泌、皮質下、神門、交感、腎上腺等。
小兒推拿治療
常用穴位及手法:
小天心
定位:手掌上,大小魚際交接處凹陷中。
功效:清熱鎮驚,利尿明目。
操作:按揉3-5分鐘,約300-500次。
湧泉
定位:足掌心前 1/3凹陷處。
功效:引火歸元,寧神開竅。
操作:按揉1分鐘,約100次。
臨床將由醫師對求診者作個人化,通過辨證論治來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對於本病,當患兒由心理評估及智能衡鑑,得到診斷之後,依嚴重程度:輕微的,建議採用「行為療法」,症狀比較重的,要配合「藥物」,建議中西醫結合治療;中醫方面,可純中藥,純針灸,純推拿,或針藥推結合,建議加上食療,配合心理治療,生活方式調整以及西方處方藥等縮綜合治療方案。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 #ADHD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July 31, 2020
July 31, 2020
July 31,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