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尿頻

黎達輝醫師



尿頻|中醫


正常成年人,在白天排尿約8次,夜間0-1次,若每天排尿次數過多,則為尿頻症。尿頻多見於泌尿系統疾病,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等。


早在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上已經提及膀胱是參與尿液生成的其中一個重要臟腑,《黃帝內經》:「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出焉。」此外,中醫理論上亦認為尿液的生成與其他臟腑有關。排尿是由膀胱來執行,腎的氣化及開闔功能來輔助。另外肺的宣發肅降、通調水道和脾的運化水液亦息息相關。因此,其中一個或以上臟腑出現問題,則會導致尿頻的出現。在中醫的理論來說,尿頻可由於濕熱、飲食不節、情志內傷(精神壓力大、多思等等)、勞逸過度等,令腎或膀胱氣化功能失司所致,一般可分為膀胱濕熱、肺脾氣虛、腎陽虛。


以下是一則病案分享。

患者68歲,尿頻1年,夜尿2-3次,寐一般,早上及夜晚頭暈,納可,大便1-2日1次,質地成形。脈弦滑數,舌有齒痕, 苔薄黃。診斷為脾腎兩虛,水濕內盛。方用真武湯加減。服中藥2星期後,夜尿及日間尿頻情況有所改善,夜尿1次。入睡難及頭暈亦有改善。於是,繼續開多一星期藥而鞏固療效及囑咐患者少食寒涼食物,多運動。


日常調攝:

膀胱濕熱可吃赤小豆、生薏米、冬瓜等清熱利濕作用之食物。

肺脾氣虛可多吃黃芪、黨參、山藥、益智仁、芡實等補脾肺作用之食物。

腎陽虛可多吃胡桃、山藥、芡實、韭菜、金櫻子等補腎縮尿作用之食物。

此外,平時肺脾氣虛、腎虛的患者應忌食物品以下冬瓜、西瓜、蘿蔔雪梨、玉米須等利尿涼物,冰凍的飲料亦要少飲。膀胱濕熱的患者忌食榴槤、菠蘿、荔枝等濕熱食物及辛辣食物。


此外針灸及艾灸不同穴位也能改善尿頻的問題。在針灸方面,一般會選用針中極、脾俞、腎俞、膀胱俞、關元、氣海、腰陽關、足三裡等健脾補腎穴位。脾腎虛弱的患者平時可揉按以上穴位,增強脾腎功能。而在艾灸方面,則可以用神闕、關元、氣海、足三裡等來調理身體。神闕穴、足三裡是溫中健脾胃的穴位,而關元、氣海是補腎氣。一般來說,艾灸穴位能溫脾腎助陽氣,適合陽虛的人,當陽氣充足時則能減少尿頻的發生。


如有疑問,應找專業註冊中醫師求醫,找出問題根源,以免貽誤病情。


 #尿頻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Kommentare


© 2024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 版權所有

    • Instagram
    • Facebook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