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瘡|中醫
耳瘡是指以外耳道彌漫性紅腫疼痛為主要特徵的疾病。好發於夏秋季節。可與現代醫學的彌漫性外耳道炎互為參考。
患者多有挖耳、污水入耳或耳流膿史。臨床表現為耳內灼熱疼痛,少許流膿,或耳內發癢不適。臨床檢查為耳屏壓痛,耳廓牽拉痛,外耳道彌漫性紅腫,可有少許分泌物;反覆發作者,可見外耳道皮膚增厚、脫屑,甚則外耳道狹窄。
主要証治分述如下﹕
(1)風熱濕邪,上犯耳竅﹕耳痛、耳癢、耳道灼熱感,伴頭痛、發熱、舌紅,苔薄黃,脈浮數等;治疏風清熱,解毒袪濕,常用金銀花、連翹、夏枯草等。
(2)肝膽濕熱,上攻耳竅﹕耳痛,牽引同側頭痛,口苦咽乾,舌紅,苔黃膩,脈弦數等;治以清瀉肝膽,利濕消腫;常用龍膽草、黃芩、柴胡等。
(3)血虛化燥,耳竅失養﹕病程較長,耳癢、耳痛反覆發作,外耳道皮膚潮紅、增厚,舌淡,苔白,脈細數等;治以養血潤燥;常用熟地黃、麥冬、茯苓等。
除內服中藥外,針灸亦是常用治療方法,耳痛較甚者,常用合谷、內關、少商等穴位,以疏通經脈,瀉熱止痛。
預防勝於治療,平日注意耳部衛生。患病期間,避免進食辛燥品,以防火熱、濕熱內蘊,加重病情。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