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藥之形】

中藥|中醫 我想信很多有接觸過中藥的人們都知道,中藥材經常都會提到寒熱溫平這四個字,其實這些中醫學中稱之為藥性。但中藥除了藥性外,還有藥形一說。 清代吳鞠通曾寫一篇文章<<草木各得一太極論>>,當中就提及到有關藥形的思想。“自古以來,人們著作有關本草的書籍,都以他的氣味藥性來論,未有人用過藥的外型來為大綱。”上一段明述了大部份書籍都不大提及藥形思想,接著論及主要觀點。“植物的蘆主生,莖枝葉主長,花主化,種子主收,根部主藏。如果單以升發力來說,樹莖不如蘆,以發散功效來說,葉不如花,要通經活絡,細鬚外形的勝過枝,以下降之性來看,種子比根部強。” 從上文不難看出,藥物的所屬部位和它的外型,都可以大概推斷其功效,當然也有例外,如“諸花皆升,旋覆獨降;諸子皆降,蒼耳蔓荊獨升”等等,都是一些特別例子。還有一些獨特外型,如上提及的蒼耳子,身上滿是勾,可以有勾風作用,如蒺藜鈎藤,也是帶勾,都有勾風止痙之功。這種種對研究中藥和了解其功用都可以起到正面作用。萬物品陰陽二氣而生,有之於內而形之於外,故其形亦可以看作其性,各位可以細細研究個中道理。 # 中藥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藥之形】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