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藥服藥法簡析(上)

中藥|中醫 中藥服藥方法在中藥治療過程中佔十分重要的位置,服藥的方法正確與否,可直接影響治療的效果,所以作為中醫師,向患者囑咐、交代服藥的方法必須清楚明瞭,這樣才能有較好的療效。正如清代徐靈胎曾指出:「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雖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非特乏功,反而有害。」 服藥時間 根據病情需要和藥物特性,選擇適當的服藥時間。古代醫家對此也很有講究。《湯液本草》中提到:「藥氣與食氣不欲相逢,食氣消則服藥,藥氣消則進食,所謂食前食後蓋有義在其中也。」《內經》記載:「以春分之日,日未出時吐之。」《神農本草經》指出:「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而後服藥;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藥而後食;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服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飽滿而在夜。」金元時期劉河間以獨聖散湧吐風痰,強調「吐時辰巳午前,宜早不宜夜」。清代葉天士據五臟主時節律確定治療法則,如早溫腎陽,晚補肺氣;晨滋腎陰,午健脾陽;晨補腎氣,晚滋胃陰。以上強調不同的藥物、不同的病證、不同的病位應選擇不同的時間服藥,而不是百病皆早晚分服。 辨時服藥 辨時給藥是在晝夜週期中,在人體生命節律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的治療目的、方藥性能、病位所在臟腑的節律特性,選擇符合生理節律的服藥時間。其意義在於根據生理節律的變化時間服用相應的治療用藥,激發人體生命活動中不同生理機能與藥物的效能協調。同時,利用機體反應,使藥物產生最大作用,從而激發機體抗病能力,提高藥物治療效果,降低不良反應,達到合理用藥的目的。服藥時間的選擇宜與日週期中陰陽消長、氣機升降節律相應,視人體氣血盛衰而調之。 根據這一規律,傳統的辨時給藥按日週期劃分為兩個時區,即清晨至午前,陽旺氣升時區;午後至子前,陰旺氣降時區。如補陽、升散方藥,常用的補中益氣湯、桂枝湯、催吐藥、行氣利濕藥等,一般應於陽旺氣升時服用;如補陰、沉降類方藥,常用的當歸六黃湯、酸棗仁湯、瀉下藥等應於陰旺氣降時服用。 另外,根據中藥的特性,以滋補腎陽為主的方藥,宣清晨和黃昏前服用,清晨乃是陽分正當向上之時,而黃昏時則為少陰腎經氣血旺盛之時,故可進一步發揮補腎作用。若更有陰邪盛、陽氣虛的證候,還可以在臨睡前再服用一次,以協助人體抵擋陰邪。 定時發作性的疾病宜發病前服藥,如止咳平喘藥宜在發病前2小時服用;調經藥如治療痛經的藥物宜在經前3~7日服用;對於急性病、病情嚴重者,不必拘泥於規定時間,應隨病情斟酌定之;對胃腸道有刺激的藥物或健胃消食藥宜飯後服用;補益、制酸藥及部分治療胃腸道疾病的藥物可在飯前服;安神、澀精止遺藥、緩下藥宜在睡前服用。應注意的是,無論飯前或飯後服藥,均應有間隔。另外,有中西藥合用的患者,也應告知服藥間隔時間,以免影響藥效,一般間隔2小時。 服藥溫度 溫服:一般而言,服中藥湯劑,都宜溫服,以免傷胃。中醫認為涼(冷)屬陰,陰盛損陽,脾胃之氣屬陽,患者脾胃之氣虛弱時進冷湯,勢必更傷陽氣,有悖於合理用藥原則,對病情轉歸不利。 熱服:將煎好的中藥趁熱服下。解表藥必須熱服以助藥力發汗。寒證用熱藥應熱服,屬「寒者熱之」。真熱假寒用寒藥,應熱服,屬「寒藥熱服」、「治熱以寒,溫而行之」之法,以減少患者服藥格拒。理氣、活血、化瘀、補益藥均應熱服。 涼服:將煎好的中藥放涼後服用。熱證用寒藥應涼服,屬「熱者寒之」。真寒假熱用熱藥,應 涼服,屬 「熱藥涼服」、「治寒以熱藥,涼而行之」之法。一般止血、收斂、清熱、解毒、祛暑藥均應涼服。服藥嘔吐者,應先口服少許薑汁或嚼少許陳皮後再涼服,以減輕症狀。 # 中藥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中藥服藥法簡析(上)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