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閉經的特色
閉經|中醫 閉經是婦科的常見疾病。臨床上將分為原發性閉經和繼發性閉經。在正常月經週期建立後,繼發性閉經是指行經不來或者停止 6 個週期以上。現代醫學認為,引起閉經的原因是人體的下丘腦 - 垂體 - 卵巢 - 子宮軸發生功能障礙,致使生殖內分泌紊亂所致。西醫臨床上的治療方法主要是使用人工週期療法。但是,使用人工週期療法對閉經患者進行治療,並不能根本上作治療,而且很多時在停藥後再次出現閉經的情況。 中醫學認為,閉經屬於“經水不利”、“月事不來”的範疇,一般以為腎虛、脾虛、氣血兩虛、血瘀、痰濕阻滯等病理因素與本病有密切的關係,當中的理論較為龐雜,因此,本文就近年內就中醫藥治療繼發性閉經的相關文獻報導進行討論, 為開展繼發性閉經中醫證候診斷及治療方法的規範化提供支援。 綜合眾多文獻研究,關於閉經的証型以血瘀型最多,其次是氣滯,再者依次分別是痰濕、血虛、寒凝、陽虛。病位主要在腎、肝、脾、心、胃,病性多為本虛標實。治療方面,以下將對各種不同証型進行闡述。首先是腎氣虧虛型,臨床症見月經量少,漸至閉經,伴見腰膝冷痛,四肢不溫,頭暈耳鳴,面色黯淡,舌質正常或稍淡,脈沉細。針對此証型,可採用婦科名家卓雨農自制方“加減蓯蓉菟絲子丸” 。本方以肉蓯蓉、菟絲子咸溫補腎之品為君,再配以補益腎陰之熟地及枸杞子及養肝及補肝血之當歸和艾葉,全方諸藥同用,可達溫補腎氣、滋養肝血、調理 沖任之目的。此外,對於肝氣鬱滯型,臨床上見月經數月難行,脅肋、少腹常有拘急不舒之感,善太息,爪甲淡白,舌質淡黯,脈虛弦等症。針對此症型,可選用名老中醫柴 國劍先生的經驗方“補肝湯”進行治療。此方特色以以青皮、陳皮辛溫之性以疏利氣機,又配雞血藤及當歸以活血行血,血行則氣行 全方合用可達疏肝行氣、行 血通經之功。再者,痰濕困脾型臨床表現為月經停閉不行,帶下量多,色白質稠,形體肥胖或面浮肢腫,神疲肢倦等。臨床上可用《廣嗣紀要》的蒼附導痰丸。本方主要由蒼術、香附、陳皮、制南星、枳殼、法半夏、川芎、滑石(飛)、白茯苓、神曲所組成。全方諸藥共用能收燥濕化痰、理氣活血調經之功,對痰濕困脾所引起的閉經能起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 閉經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