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中醫角度看頭痛
頭痛|中醫 頭痛一病的歷史悠久,流傳了二千多年的中醫經典《黃帝內經》稱本病為「腦風」、「首風」,後世又稱「頭風」。中醫學對頭痛的生理演變為病理的過程有透徹的見解,《黃帝內經》指出「頭為精明之府」,又云「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意指五臟六腑的精氣或血皆上走、交會於頭面部。因此,凡外感時邪 以致上犯頭部,使氣血運行受阻,或久病內傷,氣血不足以充養 ,或虛或實,也可引致頭痛。 頭痛的發病成因眾多,除了分別陰陽虛實外,還與風、火、痰、瘀等病理因素有關,當中常見的病因及症狀包括: 1. 感受外邪:多因感受風寒濕熱等外邪上犯於頭,氣血不暢,經絡不通則發為頭痛。曾見一些病者素有清早洗頭的習慣,但還未弄乾就出門,後來就有頭暈頭痛甚至嘔吐的情況。頭痛又稱為「頭風」,是由於頭痛離不開風邪這致病因素,《內經》:「風者,百病之長也」,風邪為六個侵犯人體的外邪(六淫)之首,常挾寒、濕、熱邪上襲頭部,故外出當風受涼,就會誘發頭痛;一般頭痛起病較急,可見全身疼痛、肌肉酸痛,有怕冷、發燒等外感症狀。 2. 飲食不節:患者素嗜肥甘厚味,暴飲暴食,以致勞傷脾胃,聚而痰濕內生,以致清竅為痰濕所蒙;本病患者一般嗜食甜點、肥膩、濃味食物,喜飲酒,伴隨症狀可見頭暈、頭部重墜感(「首如褢」),胸部、胃脘脹滿感,嘔心欲嘔等。 3. 情志鬱怒:長期精神緊張、情緒低落,肝氣鬱結,絡脈失於條達,脈絡拘急而頭痛;或惱怒太過,氣鬱化火,日久肝陰被耗,肝陽上亢發為頭痛;情志不暢--抑鬱或惱怒後加重,心煩易怒,面赤口苦,或兼耳鳴脅痛,甚至影響睡眠等症。 4. 內傷不足(氣血不足或腎虛):先天不足,或勞欲傷腎,或久病不愈,產後、經期失血後,營血虧損,氣血不能充營、濡養於腦,髓海不充引致頭痛;本證可見於年紀老邁、產後婦人或體弱多病的患者,一般有面無血色,腰膝酸軟,遺精,帶下,少寐健忘等症狀。 5.跌扑外傷:外傷頭部或久病入絡,絡行不暢,血瘀氣滯,脈絡失養而易致頭痛;病人一般有外傷史,舌色紫暗,可見血斑。 另外,高血壓的患者在血壓不穩定時容易頭痛,應定期監測血壓,少吃肥膩、濃味、偏鹹的食物;若為45歲以上,平素頭痛頭暈反覆發作的病人,應小心預防中風,及早治療頭痛和降低血壓。此外,亦應和「真頭痛」鑑別,真頭痛多呈突然劇烈頭痛,常表現為持續痛而陣發加重,甚至伴噴射樣嘔吐、四肢冰冷及抽搐等,通常為嚴重的顱內疾患,應前往急症室。 治療方面,一般醫師會根據病者的體質及不同的症狀歸納為不同的證型,常見的方法包括內服 中藥,針刺、艾灸、放血治療等。以下為大家介紹數個治療頭痛的穴位: 1. 合谷穴 定位: 大姆指食指相會合之處,別名虎口。 注意:孕婦慎用 2. 太陽穴 定位: 在兩眉梢後凹陷處 3. 風池穴 定位: 耳後頭枕骨下,斜方肌上部外緣與胸鎖乳突肌上端後緣之間凹陷處 4. 內關穴 定位: 前臂掌側,腕橫紋正中點上3橫指處 5. 太衝穴 定位:足背側,當第1跖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 頭痛的預防與調攝: -避免感受外邪,避免受涼、淋雨,注意保溫 -調情志,戒慎怒,避免過於緊張焦慮,多散步、適量運動放鬆心情 -忌暴飲暴食,避免過食肥膩、生冷、甜味食物;易上火者勿過量服辛辣、煎炸的濃味食品 -戒煙酒 -忌過度操勞,作充分的休息 如症狀嚴重,應及早向你的中醫師求診。 #頭痛 #穴位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