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傳統針刺手法中得氣,守氣,治神,補瀉的概念和意義

針灸|中醫 隨著針具的不斷變革,傳統刺法也在不斷的發展。早期的醫著《內經》總結了上古以來的針刺手法,在刺法方面,提到了九刺、十二刺和五刺等,在補瀉方面也提出了徐疾補瀉,呼吸補瀉等,為後世針刺手法奠定了基礎。雖然與古代刺法相比,現代的針刺手法在傳承時根據時代需要作出了各式調整,但實踐證明,規範考究的傳統手法,對於提高針刺臨床療效具有重要意義。   針灸名家鄭魁山教授指出:“作為針灸醫生,必須掌握理、法、方、穴、術五個要領。”這個“術”,指的是廣義上的手法,其包括了進針前的揣穴、治神以及進針後的操作和出針等各種方法,而不僅僅只是術式上的操作,更注重“形神兼備”。 下面將具體闡述傳統針刺手法各部的概念和意義:   得氣 得氣,古稱“氣至”,近又稱“針感”,是指毫針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後,施以提插或撚轉等行針手法,使針刺部位獲得經氣感應。針下是否得氣,可以從兩個方面分析判斷,即患者對針刺的感覺、反應和醫者刺手指下的感覺。正如《標幽賦》所說:“輕滑慢而未來,沉澀緊而已至……氣之至也,如魚吞鉤餌之浮沉;氣未至也,如閑處幽堂之深邃。” 得氣與否以及氣至的遲速,不僅關係到針刺的治療效果,而且可以借此判斷疾病的預後。《靈樞九針十二原》中“刺之要,氣至而有效。”以及《金針賦》中“氣速效速,氣遲效遲。”充分說明得氣的重要意義。因此,在臨床上若刺之而不得氣時,就要分析經氣不至的原因。或因取穴定位不準確,或為針刺角度有誤,深淺失度,對此就應重新調整腧穴的針刺部位、角度、深度。   守氣 守氣是指當在使用候氣、催氣之法針下得氣後,患者有舒適的感覺時,醫者需採取守氣方法,守住針下經氣,以保持感應持久。《素問·寶命全形論》指出:"經氣已至,慎守勿失",《靈樞·小針解》也說:"上守機者,知守氣也。……針以得氣,密意守氣勿失也"。只有守住針下之氣,才能在此基礎上施以不同手法,使針刺對機體繼續發生作用。 《靈樞·刺節真邪》說:“真氣者,所受於天,與穀氣並而充身者也。”真氣受於天,包括先天之氣和吸入之氣,賴後天水穀精微的資助充實。《靈樞·小針解》篇又說:“機之動不離其空中者,知氣之虛實,用針之明疾也。空中之機清靜以微者,針以得氣,密意守氣勿失也。”“先詳多少之宜,次察應至之氣”,而後氣至而不能隨其所散,任其流離,必將執其氣刃以借力,尚為疾患以使氣,乃可得。因此針刺中要重視“守氣”,當針刺得氣時,配合緊捏手法,令氣聚而不散,正如《素問·寶命全形論》中所述:“鎮守勿失如臨深淵,手如握虎,神無營於眾物”。   治神 治神是針刺施治的基礎和前提條件,指標刺操作中,醫生集中意念對患者進行精神調攝及施以一定的針刺手法,促使針下得氣,氣至病所,在此時機調和病人的經氣運行,調動醫患雙方在疾病康復中的主觀能動性,形成有利於疾病康復的治療氛圍,從而提高醫者手法品質,增強臨床療效。《素問·寶命全形論》篇說:“凡刺之真,必先治神。”《靈樞·官能》說:“用針之要,勿忘其神。”說明針刺之要,在於聚精會神,讓“治神”始終貫穿針刺全過程。唯有如此,才能做到“積神於心,以知往今”。 針刺治療的過程實際上是刺激與反應的過程。針刺療效的產生有賴於患者對刺激(即針刺)作出反應,因此針刺療效不可能由醫生或患者任何一方來決定,它必須通過醫患雙方的共同努力來實現。治神包含醫者治神和患者治神兩個方面。醫生應該端正態度,全神貫注,聚精會神,精力集中,同時仔細觀察患者的神情變化,認真體察針下感應,及時調整針刺手法。患者治神是指患者在精神放鬆、神安氣定的狀態下接受針刺治療。就針刺治療本身而言,它的作用在於激發和推動患者內在的自我調整能力,調動患者固有的積極因素來治療疾病。正如張景嶽所言:“醫必以神,乃見其形,病必以神,氣血乃行,故針以治神為首務。”   補瀉 傳統針刺的補瀉手法是指針對病證虛實而實施的,在醫者辨別清楚經氣的前提下,通過押手和刺手的相互配合,運用一定的術式調節經氣,以達到補虛瀉實的臨床效應的手法。《靈樞·九針十二原》說:“虛實之要,九針最妙。補瀉之時以針為之。”補法在於順其氣,或將氣向內推送,使正氣有所補益;瀉法則是逆其氣,折其病勢,將氣向外引伸,使邪氣有所散逸。 “盛則瀉之,虛則補之”-《靈樞經脈》這則是對針刺補瀉手法最精煉的概括。而在《難經》中,除了強調左右手配合行針,也具體闡述了迎隨補瀉、提插補瀉、營衛補瀉、子母補瀉等,這也奠定了針刺手法的基礎。 在通過脈象和證候辨別虛實,審察行針是否得經氣後,準確規範施用補瀉手法對於療效的提高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針刺補瀉的實質,則需要通過無數臨床試驗和反映出的具有實際臨床意義的效應進行評價。目前有大量文獻表明,正確審查疾病虛實寒熱,並作出相應的補瀉手法,對該病證的療效具有正相關作用。“補瀉不明,扎針不靈”是針灸學界的一句格言。要想在臨床上收到滿意的補瀉效果,必須認真研究和掌握針灸補瀉手法。 # 針灸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傳統針刺手法中得氣,守氣,治神,補瀉的概念和意義

© 2024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 版權所有

    • Instagram
    • Facebook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