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非獨肺引起
咳嗽|中醫 俗語有云:“入門聞咳嗽,醫生眉頭皺。”咳嗽雖是常見病但並非易治病,很多患者的咳嗽是遷延難愈的。其中有一種咳嗽,喉間乾癢則咳 , 持續不斷,無痰或少痰 , 甚則咳引胸痛 ,其病程短則一周,長則以月以年計。中醫耳鼻喉科學創始人,全國著名中醫藥學家,國醫大師干祖望干老定義這類病症為 “喉源性咳嗽”。顧名思義,其咳嗽的根源和主要病位在咽喉部,而不在肺。其主要症侯是:陣發性喉頭奇癢,隨之嗆咳,難以控制,咳嗽時很不爽快,愈咳愈不舒服,有時飲水可以緩解,多為少痰。 咳嗽其實是人體通過咳嗽而排除呼吸道的異物或病理產物,可以暫時恢復呼吸道的通暢,是一種自我保護反應。一般咳嗽後,患者多會感覺輕鬆舒適。但喉源性咳嗽不同,愈咳愈不舒服。因為愈嗆咳,則咽喉愈乾澀愈癢;同時,咽喉乾澀發癢,又是發生下一輪嗆咳的誘因,如此便形成惡性循環。這是病位在肺的一般咳嗽所不具備的特徵性症侯。所以在中醫的治療上只治肺止咳往往療效一般,必須同時針對咽喉部進行辯證治療方能取效。 中醫對喉源性咳嗽可分以下證型進行治療: 1.風熱犯肺 多與感冒咽痛同時出現,或是以上病症其中一個症狀。外感風熱,肺氣失宣,治法宜疏風清熱。方用銀翹散加減。藥如金銀花、連翹、桑葉、桑白皮、薄荷、牛蒡子、桔梗、甘草等。 2.邪伏肺經 多有外感病史,治療失於解表,濫用甘潤之品所致。常久咳不止,胃納不振,舌苔多膩,脈澀。治宜宣肺祛邪。方用三拗湯加味。藥如麻黃、杏仁、桑葉、金銀花、薄荷、荊芥、桔梗、甘草等。 3.心火偏勝 喉癢乾咳,頻作清咽,咽干喜飲,心煩失眠,小便黃,咽喉充血,舌尖紅,脈細弦。治以清心瀉火。方用導赤散加減。藥如生地、竹葉、茅根、燈芯草、玄參、丹皮、蘆根、天竺黃、知母、杏仁、石膏等。 4.相火浮越 相火偏旺,浮陽上凌,致咽喉奇癢,乾燥灼熱,嗆咳頻作,午後加重,病程較長,咽後壁乾燥,舌紅少苔,脈細數。治以滋陰降火。方用知柏地黃湯加減。藥如知名、黃柏、生地、山萸肉、山藥、牛膝、丹皮、百合、麥冬、玄參等。 5.氣滯瘀阻 瘀血阻滯,津液不能上承,致咽喉乾燥作癢而咳,經久不愈,渴喜暖飲,咽喉慢性充血、乾燥,咽後壁濾泡,舌暗苔薄,脈細澀。治宜活血化瘀。方用桃紅四物湯加減。藥如桃仁、紅花、當歸、生地、赤芍、蟬衣、地龍、紫蘇子、桔梗、甘草等。 6.咽喉過敏 異氣刺激咽喉引動肺氣上逆,咽喉作癢乾咳。方用脱敏煎加減。藥如紫草、茜草、墨旱蓮、蟬衣、地龍、金沸草、桑白皮、荊芥炭、烏梅、訶子肉、甘草等。 這種咳嗽在臨床上愈來愈常見,干老認為除了因多服感冒沖劑、止咳藥水甜膩之品使病邪困遏不解外,也因現代生活節奏過快,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的生活狀態,情志失調,影響身體陰陽氣血臟腑生理平衡,造成氣機鬱結,鬱久化熱,火熱內生上熏咽喉而導致此病。所以調暢情志,改善生活習慣,也是治療與預防本病的重要環節。 內容參考《干祖望耳鼻喉科臨證精粹》。有關治療方藥方面,需經註冊中醫師診斷處方才可服用。如有疑問,請向中醫師查詢。 #咳嗽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