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生病可以不吃藥嗎?
小兒推拿|中醫 小朋友生病可以不吃藥嗎? 可以嘗試小兒推拿啊! 小兒推拿在明清時期形成,能夠有效治療和防病,適用於0-12歲的兒童,3歲以內效果較好。小兒推拿運用各種手法刺激穴位,通經絡,行氣血,調整兒童體質的偏盛偏衰,達到增強抵抗力的效果。 中醫角度認為兒童臟腑嬌嫩,各生理功能都尚未成熟,有肝常有餘、心常有餘、脾常不足、肺常不足、腎常虛的說法,故常患呼吸道疾病、腸胃不適、眠差夜啼、脾氣躁等,都與生理特點相關。 以下先介紹四款調理腸胃不適的穴位: 1.脾經 脾經位於拇指,在拇指向心方向掃是補,作用健脾和胃,補益氣血;離心方向掃是瀉,作用清熱利濕,消食導滯;打圈掃可調理脾胃。可重覆做100-300次。以治療腹瀉、疳積、厭食、便秘、嘔吐、黃疸、痢疾等病。補脾經是小兒保健四大手法之一,是治療小兒脾胃功能失調最常用手法之一,常與運內八卦、摩腹合用,用於小兒基礎保健。 2.內八卦 內八卦位於手掌心,按圖中以掌心為圓心,順時針打圈按摩,同樣重覆100-300次。作用可調理氣機,消食化痰,以治療咳嗽痰喘、胸悶納呆、腹脹嘔吐等病。本穴善長調理上半身之氣血運行,還能加強其他穴位的作用。 3.七節骨 七節骨位於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腹自下向上推,是推上七節骨,作用溫陽固澀止瀉;自上向下直推,是推下七節骨,作用瀉熱導滯通便。重覆100-300次,可治腹瀉、便秘、脫肛、遺尿等病。推上七節骨為治瀉四大手法之一,常與摩腹合用治療便秘、食積。
4.腹 按摩腹部有兩個方法 1.用兩手大拇指沿兩肋邊緣向兩旁分推,稱分推腹陰陽,重覆100-300次。 2.用手掌順時針方向摩腹部稱摩腹,做3-5分鐘。 按摩腹部可健脾和中,理氣消食,治療腹脹、腹痛、腹瀉、納少、便秘、疳積、噁心、嘔吐等一切消化系統疾病。本穴能有效治療消化系統疾病,是治瀉四大手法之一,常與推上七節骨合用;亦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常與補脾經合用。 推薦大家可多抽時間為小孩按摩,強身健體之餘又可培養感情,一舉兩得! 但若病情嚴重,情況危急,則需求醫,以免耽誤病情。 #小兒推拿 #腸胃不適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