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帶下也能看出身體情況

帶下病|中醫 白帶,是指婦女陰道所產生的分泌物。正常婦女自青春期開始,即會產生白帶。一般情況下,白帶應為透明或白色,質地微粘,無異味。若白帶的量、色或質地出現異常,即為帶下病。若在排卵期、月經前後或懷孕期間出現白帶量輕微增多,為正常現象,一般無需處理。 中醫認為,帶下病多與濕有關。由於濕邪影響任脈及帶脈,以致帶脈失約,任脈不固,而成帶下病。濕邪又有內濕外濕之分。內濕,是指脾虛、腎虛,令濕邪內生。外濕,是指在外感染濕邪。因此中醫認為帶下病多由脾虛、腎虛或濕熱論治。診斷時,中醫會先從白帶的形態,再結合患者的全身症狀而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一般而言,白帶色黃或青,質粘稠,伴有臭味者,多屬實證、熱證。而白帶色淡,質稀者,多為虛證、寒證。脾虛者,多有胃口不佳,容易泄瀉等症狀;腎虛者,多伴腰膝酸軟,尿頻或夜尿次數多等;濕熱者,多有小便黃,下陰搔癢等症狀。 而西醫會根據白帶的形態而作出診斷。若白帶呈豆腐渣樣,多因霉菌性陰道炎所致。若白帶色灰及帶有魚腥臭味,多為細菌性陰道炎。若白帶呈泡沫狀,色黃綠,帶有臭味,多為滴蟲性陰道炎。而色黃綠質粘稠的膿性白帶,多因感染所引起,常見為陰道炎、宮頸炎等。如白帶中混有血液,或有機會患上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等,也有可能是由於重度宮頸糜爛、老年性陰道炎、宮頸息肉等所造成。 從上所見,帶下病的成因多樣,因此若患帶下病已久,建議患者可作詳細的婦科檢查,以排除惡變可能。由於帶下病可由細菌、霉菌、滴蟲等所引起,因其具有傳染性,故需保持個人衛生,避免同房。如伴侶同時出現下陰不適的症狀,建議一同求診,避免互相反覆感染。 以上資料謹供參考。如有疑問,請向註冊中醫師查詢。 #帶下病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帶下也能看出身體情況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