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醫角度探討更年期綜合症
更年期綜合症|中醫 現代醫學對更年期綜合症的認識: 在現代社會,更年期是每位女性生命當中必經的生理性自然現象。一般婦女到了四十五至五十五歲這個年齡階段,卵巢開始缺乏足夠卵胞來接受腦下垂體分泌的刺激,導致週期性分泌的雌激素及孕激素越來越少,影響子宮內膜週期性的增厚、剝落及出血。從而引致的結果為月經週期逐漸變得不規律,提早或延後,月經量時多時少,直至絕經;另一方面,由於更年期間雌激素的分泌降低,除了會引致絕經外,也會在更年期前後引起其他生理和心理的轉變,如烘熱汗出,面紅潮熱,頭暈耳鳴,煩躁易怒,心悸失眠,腰背酸痛,面浮肢腫等,嚴重的話可影響工作和生活,降低生活質素,對婦女生理和心理都造成一定的困擾。一般而言,更年期前期一般持續7年(有時可達14年),直至完全停經。在臨床上當婦女超過一年以上沒有月經來潮,才可明確為絕經。 中醫對更年期綜合症的認識 更年期綜合症在中醫的病名為“絕經前後諸症〞。女性三十五歲時,陽明脈開始衰退,從經脈氣血來說,因為女子屬陰,陰氣有餘,陽氣不足,因此衰退的話會先從不足的部分開始,而陽明脈循行於面部,因此最先見的的表現為面部開始憔悴,頭髮脫落。腎其華在髮,因此脫發亦是腎中精氣漸衰的表現。任脈主一身之陰,四十九歲時,任脈虛主要指元陰虛衰,元陰多與腎陰有關;其次沖為血海,為十二經之海,太衝脈衰少,代表身體內的血少,與肝的關係密切。沖任不足,指陰精血液的不足,肝腎同源居於下焦,精血不足,天癸漸竭,月經漸閉,生殖的通道失去了,因而不再有生殖能力了,代表先天的精而耗盡的時候,進入衰老的狀態。 中醫對絕經前後諸症的治療原則: 本病以滋陰補腎為治療的根本原則,務求達到陰陽調和,緩解甚至消除腎虛所導致的相關症狀。常用的中藥有杜仲、巴戟天、熟地、山藥、山茱萸、枸杞子、菟絲子、當歸等等。至於是屬於那一種體質、每位女性也不完全相同,應由專業的註冊中醫師診斷,對症下藥,才能有確切的療效。 # 更年期綜合症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