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棗,全部都係棗

食療|中醫 很多人會以煲湯或藥材焗水飲用作為養生方法,經常聽到很多人詢問如何選擇藥材,其中較常見及容易混淆的一味藥便是棗,到底大棗、紅棗、烏棗、黑棗、南棗、蜜棗有什麼分別?我應該選用什麼棗較適合? 大棗 《中國藥典》中描述大棗性溫,味甘,歸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功效。其實大棗泛指紅棗,而根據紅棗的加工和產地不同,使大棗常被分紅棗、黑棗(或烏棗)及南棗,一般中醫處方中的大棗即是紅棗。 紅棗 紅棗為鼠李科植物棗樹的成熟果實,主產於山東、山西、河北、新疆、陝西、甘肅等地。 紅棗入脾胃經,為脾經血分藥,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功效,其中養血功效較強,適用於氣血不足、四肢不溫、面青唇白等症狀。紅棗亦能防治因血虛引發的問題,如失眠、貧血、紫癜、婦女更年期情緒煩躁等。 但紅棗性溫,所以燥熱或陰虛火旺人士不宜多食。有傳聞去掉棗核有助減輕紅棗的燥性,其實棗核與燥熱關係不大,不過棗核容易令人氣滯,所以煎煮時最好把核去掉。 黑棗與烏棗 黑棗有兩種,一種是鮮紅棗經炮製而成的乾品,亦稱烏棗。其功效與紅棗相似而滋補作用較好,有滋補肝腎,益氣養血的作用,適用於肝腎兩虛,脾胃虛寒等症狀。因有黑棗能滋補肝腎,故有暖腸胃,養血明目,烏鬚黑髮等功效。 但黑棗較溫燥膩滯,容易助濕中火,食多了會引起腹部脹感,甚至胃部不適,故不宜多食,脾胃濕熱人士慎用。 另一種黑棗學名君遷子,雖然稱棗,但與棗完全不同種類,屬柿樹科、柿屬,是西洋李子的一種,又稱為西洋棗,果粒像嬰兒拳頭大小,果肉厚美,核果較小,氣味香甜,含有豐富膳食纖維與果膠,有潤燥生津的作用,可以幫助消化和軟便,但性寒故不宜多食,亦不宜空腹服用。 南棗 南棗是浙江傳統特產,以青棗精製而成,又稱京果、青棗,味甘,性微溫,功效與紅棗相似,補益作用較強但燥性較弱,適合服食紅棗後容易出現上火症狀的人。 蜜棗 蜜棗是經白糖加工而製,味道較甜,多用來煲湯,其補血效能較弱,但可同時補脾、滋陰,不過不適合糖尿病人士食用。 禁忌 坊間流傳「一日三個棗,一生不易老」指的是南棗,但棗亦有其禁忌: 鮮棗不宜多吃,否則易生痰、助熱、損害牙齒。 大棗含糖量高,糖尿病人需慎用。 與大棗相克的食物如下: 蟹:易患寒熱。 蝦:中毒。 葱、蒜:消化不良。 胡蘿蔔:失去原有的營養價值。 魚:消化不良。 總括而言,以上各棗均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功效,紅棗性溫,養血較強而補中力而較薄;黑棗、南棗養血補中作用較強;蜜棗味清長而厚爽而較滋潤。 #食療 #棗#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棗,全部都係棗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