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痛經
痛經|中醫 對患有痛經女性而言,月經可說是每個月一次的惡夢。情況好的時候可能只是腹部隱隱作痛,嚴重的時候腹痛得連上班上學的力氣也沒有,可是並非每個月都能因痛經而請假,只能勉強下去,那種感覺恐怕是男生永遠不能理解的。在
治療痛經方面,中醫亦有一定的優勢。以下將對痛經作進一步介紹:
為甚麼會痛經?
從中醫的角度,痛經可大致分為「不通則痛」及「不榮則痛」。不通則痛,是指由於邪氣壅塞,使氣血運行不暢而成痛經,例如寒邪、血瘀、濕熱或氣滯等。不榮則痛,是指由於腎氣不足或氣血虛弱,令子宮胞脈失於濡養而使痛經。
如何分辨痛經的成因
根據疼痛的性質,可以有助分辨痛經的成因。若於月經前或經時疼痛,多屬不通則痛。而若月經將淨時疼痛,多屬不榮則痛。若痛勢劇烈,多因實邪所致。而痛勢隱隱者多屬虛證。痛經時腹部疼痛拒按為實證,腹痛喜按者多屬虛證。
熱敷後痛減多為寒邪所致,脹痛者多因氣滯,痛經伴隨腰痛者多屬腎虛。
此外,月經的量、色、質亦有助診斷。若月經經色偏暗、偏黑、夾有血塊,提示瘀血內阻。若月經經色淡、量偏少,多屬虛證。若月經質稠味臭,或因濕熱內阻所致。
中醫治療痛經
在治療痛經上,可以透過內服中藥或針灸治療。經時以通調氣血為主,有助紓緩痛經。然而痛經的治療重點並非於月經期間,經期前後的調養同樣重要。月經乾淨後,若素體虛弱者,需要內服中藥以調補氣血。月經前若伴有乳房脹痛
、痤瘡、情緒不穩等症狀者,亦需針對原因加以處理,以免經時更加不適,防止痛經發生。因此若有意調經的女性,建議於月經前及月經後都要覆診,以期達到最佳療效。
以上資料謹供參考。如有疑問,請向註冊中醫師查詢。 #痛經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