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產後進補

產後進補|中醫 很多準媽媽都會為坐月這個問題感到束手無措,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我應該甚麼時候進補呢?」相信大家都聽過老人家常說坐月坐得好,就可以把懷孕前身體的問題重新調好。坊間相傳有很多禁忌,究竟是對是錯呢? 生產後的四十天,大約六星期的時間,剛好就是產假的「前四後六」,俗稱「四十朝」。這段時間產婦要注意產後衛生、惡露排出情況、新生兒的護理。 產後生理變化 (1)維生指數:產後24小時內,產婦體溫如超過38度,就要考慮是否受到感染。呼吸每分鐘14-16次,脈搏每分鐘60-70次。 (2)出汗:新產數日內,產婦出汗較多,多因產後氣血驟虛,腠理不密。這種出汗常在數日至兩周內自行好轉,一般不伴有其他症狀。勿見多汗即誤以為虛汗,繼而大進補品,容易上火。 (3)大小便:順產的媽媽在產後數小時後要下床小便,不要憋尿。產後要多飲水、進食易消化的食物,因產後身體較虛,可能用不上力排便,所以要避免便秘的發生。 (4)乳汁:懷孕後期乳房已經可以擠出少量黃色清水般的乳汁。生產完那一刻其實可以直接向新生兒哺乳,盡快令其建立泌乳反應。兩至三天後,產婦會開始覺得乳脹,開始時乳汁比較少是正常的,只要隨嬰兒吸啜增多,自然乳汁也會相應增加。 (5)腹痛:產後子宮仍未恢復至原來形狀,小腹仍可觸摸到球型的子宮,待兩周後子宮就可回到盆腔內。 (6)惡露:惡露大概要2-6周才會排清,初時惡露量較多,呈鮮紅色,之後逐漸變成咖啡色或淡紅色,最後變成白色,之後完全減退。如果惡露明顯增多、夾有大血塊、有異味、發熱、下腹痛,就要特別留意,因為可能是受到感染。 產後飲食 1.不宜寒涼辛辣:以平和或偏溫性的食物為主。 2.少食多餐:新產後脾胃比較虛弱,宜進食營養豐富及易消化的食物,,有利脾胃的恢復。 3.飲食均衡:生產時耗氣傷血,產後飲食要均衡,避免偏食,清淡適中,可選擇不同種類的食物,但不宜急切進補。 產後進補 很多人以為產後進補一定要食鹿茸,一定要燉參湯,反而會有反效果。每人的體質也不同,怎可以盲目進補呢?因人制宜才合理。 清補:氣味甘淡,其性平和,一般產婦均可食用。 緩補:性質溫和,不熱不燥、補而不滯、滋而不膩之食物,一般產婦均可食用。 溫補:偏溫熱,適合體質較寒的產婦。(如桂圓、核桃、豬肝) 峻補:性溫熱,只適合四十朝後陽虛的產婦,而且不宜進食太頻密。(如鹿茸、人參) 不同階段飲食建議 。產後第一周:生產時耗氣傷血,體質較虛弱,飲食要清淡,易消化,勿急於進補。保持大便通暢,避免排便過度用力令傷口破裂。 。產後第二周:以飲食協助排惡露;慢慢加入緩補食物,但不宜大補。 。產後第三至四周:以溫補食材為主,再配合補肝腎。 。產後第五至六周:食療上以防溫燥,可加滋陰養血的食材。 。產後六周以後:回復日常飲食。 #產後 #進補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產後進補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