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經間期出血

經間期出血|中醫 經間期出血即兩次月經中間,排卵期時出血,持續1-3日,血量少於正常的月經量,並有週期性。亦多見患者伴有少許腹脹痛,腰痠,乳房脹痛、作癢,帶下增多質黏如蛋清。 從中醫病機的角度來講,月經之後,血海空虛,經氣逐漸蓄積,至兩次月經之間,由虛至盛的轉折,此時陰精充實,陽氣內動,正值排卵期。若機體陰陽調節功能正常,便可適應此時身體的變化,不會有特殊不適。但若患者稟賦不足,或房勞等傷腎,導致腎陰不足,精血虧損,受陽氣內動的衝擊,損傷陰絡,因而出血;又或因患者壓力過大,情志失調,肝鬱克脾,使脾胃不能化水谷精微以生氣血,反而聚而成濕,濕蘊日久化熱,濕熱下注,因陽氣內動而擾動血海,引起出血;再有患者體內瘀血阻滯,當陽氣內動,動乎瘀血,損傷絡脈,亦導致出血。 因此在中醫的治療中,從病因病機入手,因腎陰不足(患者月經量少,易頭暈體乏,腰痠乏力,口乾,目乾,大便難,小便黃。舌紅,脈數)引起出血者,可滋陰止血,常選用生熟二地、山藥、沙參、枸杞子等藥,配合二至丸(女貞子+旱墨蓮),不僅可滋陰還有止血的功效;因濕熱(患者經血質稠,胸悶煩躁,神疲乏力,頭身困重,納食不香,小便短赤,大便黏爛。舌苔黃白膩,脈滑數)引起者,則可清利濕熱為主,配合疏肝理氣,用薏苡仁、蒼術、丹皮、香附、茯苓等藥,適當可加小薊、仙鶴草等以止血;因血瘀(患者經色紫黑,多血塊,少腹脹痛或刺痛,胸悶不適。舌暗有瘀點瘀斑,舌底絡脈瘀,脈細弦)引起的出血,則應化瘀止血為主,以三七、歸尾等為主藥。 最後需要提醒大家,偶爾1次出現排卵期出血,不需太擔心,建議可以調整生活作息及適當減壓,特別經期期間減少操勞。另外,除了排卵期出血之外,其它非經期出血可能是由婦科疾病所引起,例如子宮肌瘤、子宮息肉、子宮頸糜爛、子宮內膜癌等,則需專科就診檢查。 # 經間期出血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經間期出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