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保健養生法
養生|中醫 歷代養生家非常重視腰背部位的保養,保養得當,可促進氣血運行,協調和增強全身各部分的聯繫,提高新陳代謝的能力,達到健身防病的目的。 背為足太陽膀胱經、督脈所過之所,五臟的俞穴都會聚於背,背的寒暖與臟腑的功能直接相關,故應當注意保護。 《養生四要·慎動》說:「背者五臟之附也,背欲常暖,暖則肺臟不傷。」《攝生消息論·春季攝生消息論》亦說:「不可令背寒,寒即傷肺,令鼻寒咳嗽」。背部的保護的基本原則是保暖,從現代醫學來看,背部分佈著豐富的脊神經,支配著背部皮膚及內臟的生理活動。背部的運動、按摩保健可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調節血壓,增強心肌活動的能力,促進消化機能等,有益於防病治病。 (一)背部宜常暖 背部保暖方法有三:第一,衣服護背。《老老恆言·衣》說:「肺俞穴在背,《內經》曰'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不可失寒曖之節。今俗有所謂背搭,護其背也」。故平時穿衣注意背部保暖,隨時加減,以護其背。第二,曬背取暖。 《老老恆言·安寢》說:「如值日晴風定,就南窗下背日而坐,列子所謂負日之暄也。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體和暢。日為太陽之精,其光壯人陽氣,極為補益」。避風曬背,能暖背通陽,增進健康。第三,慎避風寒。因為背為五臟俞穴所會,尤其是天熱汗出腠開時,若被風吹,則風寒之邪易於內侵,引起疾病。故《老老恆言·防疾》強調說:「五臟俞穴,皆會於背,夏熱時有命僮僕搧風者,風必及之,則風且入臟,貽患非細,有汗時尤甚」。夏日汗出後不可背向電扇,以免風寒之邪傷人。 (二)背宜常捶摩歷代醫家和養生家都強調保護背部的重要性,而且提出了搥背、搓背、捏脊等活動背部的保健方法。 1. 搥背:兩腿開立,全身放鬆,雙手半握拳,自然下垂。捶打時,先轉腰,兩拳隨腰部的轉動,前後交替叩擊背部及小腹。左右轉腰一次,可連續做30~50次。叩擊部位,先下後上,再自上而下。本法可以舒經活血,振奮陽氣,強心益腎,增強人體生命活力。 2. 搓背:搓背分自搓和他人搓。自搓方法,可在洗浴時進行。以濕毛巾搭於背後,雙手拉緊毛巾兩端,用力搓背,直至背部發熱為止。他人搓法:取俯臥位,裸背。請他人以手掌沿脊柱上下按搓,至發熱為止。注意用力不宜過猛,以免搓傷皮膚。搓背法有防治感冒、腰背酸痛、胸悶腹脹之功效。 3. 捏脊:取俯臥位,裸背。請他人用雙手(拇指與食指合作)將脊柱中間的皮膚捏拿起來,自大椎開始,自上而下,連續捻動,直至骶部。可連續捏拿3次。此法對成人、小兒皆宜,可調和臟腑、疏通氣血、健脾和胃,對調整血壓也有一定作用。注意用力不宜過大、過猛、速度不宜太快,動作要協調。 腰為人體運動的樞紐,搖動、按摩腰部,能夠健腰強腎,疏通氣血。 (一)腰宜常搖動 中國傳統鍛煉腰部的方法很多。很多傳統健身術都非常強調腰部活動。如五禽戲、易筋經、八段錦、太極拳等,皆以活動腰部為主。通過松胯、轉腰、俯仰等活動,達到強腰健體作用。下面列舉幾個練腰動作。 1. 轉胯運腰:取站立姿勢,雙手叉腰,拇指在前其餘四指在後,中指按在腎俞穴上,吸氣時,胳膊由左向右搖動,呼氣時,由右向左擺動,一呼一吸為一次,可連續做8~32次。 2. 俯仰健腰:取站立姿勢,吸氣時,兩手從體前上舉,手心向下,一直舉到頭上方,手指尖朝上,呼氣時,彎腰兩手觸地或腳。如此連續做8~32次。 3. 旋腰轉脊:取站立姿勢,兩手上舉至頭兩側與肩同寬,拇指尖與眉同高,手心相對,吸氣時,上體由左向右扭轉,頭也隨著向右後方扭動,呼氣時,由右向左扭動,一呼一吸為一次,可連續做8~32次。 (二)腰宜常按摩 「腰為腎之府」,經常按摩腰部有壯腰強腎之功。 《內功圖說·分行外功訣》:「兩手擦熱,以鼻吸清氣,徐徐從鼻放出,用兩熱手擦精門(即背下腰軟處)」,又「兩手摩擦兩腎俞穴,各一百二十次。能生精固陽,除腰痛,稀小便」。這些具體描述,可仿效進行。 #養生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