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頭上的中醫
科普|中醫 中醫診証時須要四診合參,除了問患者的主症及診脈外,亦須診察舌象變化。舌象包括舌頭的大小形態、舌質顏色深淺、舌面的濕潤程度、舌苔厚薄多少、舌下血管形態粗幼等。小小的舌頭其實也可反應出身體的寒熱虛實狀況。 正常的舌象應該舌體柔軟,活動自如,舌色淡紅,舌面是顆粒均勻、乾濕適中的薄白苔,而舌下有兩條隱隱的青紫色脈絡。 而常見的異常舌象簡述如下: 舌形: 胖大舌:舌頭較正常形態較為肥大,伸舌滿口,常見與舌邊齒痕同時出現,代表脾陽虛,體內水濕痰飲阻滯。 瘦薄舌:舌體較正常形態瘦小、尖長而薄。如伴舌色淡白,多見氣血兩虛者;伴舌色紅絳乾燥,多屬陰虛火旺,津液耗傷者。 舌色: 紅絳:紅舌(呈鮮紅色)代表體內熱盛,主熱証;絳舌(呈深紅色)為紅舌的進一步發展,主熱盛灼津。若舌色紅絳,或兼有黃厚苔多屬實熱証;少苔或無苔屬虛熱証。 青紫:青紫舌多伴見舌色晦暗,代表體內氣血瘀滯不暢。若舌色淡紫濕潤,多屬寒凝血瘀;絳紫而伴乾燥少津,多屬熱盛傷津、氣血壅滯。 舌苔: 白苔:淡薄白苔一般代表病情尚輕或主寒証。若苔白而濕潤或是白膩苔則表示里寒証或寒濕証。 黃苔:淡黃苔常見於里証、熱証。淡黃代表熱証程度輕,隨著黃色程度加深代表熱邪進一步加重,或會出現焦黃苔或焦黑苔,多為熱邪深重,熱盛薰灼所致。 厚膩苔:厚苔是指舌苔增厚,不能透過舌苔隱隱看見舌體,代表邪盛入里,或內有痰濕飲食積滯。膩苔指苔質顆粒細膩致密,揩之不去,刮之不脫,如油膩粘液狀,代表濕濁內蘊,陽氣內遏。 伸舌頭時應盡量放鬆,輕微張大嘴巴,讓舌頭自然外伸輕放於下唇上即可,若過份緊張用力伸舌會令舌頭形態改變,胖大舌也有機會誤以為瘦薄舌。另外,由於舌象的組合變化甚多,切勿單憑其中一種症狀而自行胡亂服用藥物,應尋求合資格的中醫師進一步診治。 #舌診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