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黃褐斑
黃褐斑|中醫 或者很多人對黃褐斑這名字不太熟悉,但此病亦頗為常見,故此值得讓我們一起去探討。黃褐斑,中醫稱為黧黑斑、肝斑、面塵或蝴蝶斑,是一種發生於顏面部的色素沉著性疾病,多表現在顴部、頰部、前額、鼻、口周、頦部皮膚對稱出現淡褐色或黃褐色斑片,有時可擴展至上唇和頸部,呈蝴蝶形或不規則形,大小不定,呈指蓋至錢幣大小或呈手掌大小,表面平滑,邊緣清楚,無其他自覺症狀。本病女性多見,男性也可發生,部分患者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如肝病、結核病、內臟腫瘤、營養不良,慢性胃腸疾病、惡性淋巴瘤、甲亢和慢性酒精中毒等。女性中尤以孕婦或生產後的婦女,口服避孕藥、月經失調、痛經、子宮附件炎、不孕症等的女性亦較易出現。此外,化妝品、遺傳、種族、營養和代謝、疲勞均可誘發黃褐斑,日光照射可加重本病。 中醫認為,此病多和肝、脾、腎三臟關係密切。或因腎水不能上承,沖任失調,虛火上炎顏面所致;或因肝氣鬱結、情緒抑鬱,當鬱久化熱,灼傷阻血,便會引發肝斑,是情緒病一種;或因勞傷脾胃,脾氣不足,氣血不能潤澤肌膚所致;或因有慢性疾病、氣滯血瘀而成病。 本病的治療,根據辨證,分別採用健脾益氣、疏肝解鬱、活血化瘀和滋陰補腎等方法,並輔以外治法。 1.脾虛:顏面斑色淺黯、黃褐,伴見四肢沉重,面色無華,心悸短氣,常伴有胃納欠佳,食後腹脹,乏力倦怠,或見大便溏。舌質淡,苔白,舌邊尖有齒印,脈緩。治以健脾益氣。 2.肝鬱氣滯:顏面淺褐色或深褐色斑片,輪廓易辨,邊緣不整,呈地圖或蝴蝶狀,皮損程度與情緒變化、月經周期有關。胸悶乳脹,煩躁易怒,脘悶噯氣,納食不佳,口咽乾燥;或月經不調,經前皮損顏色加深,經色紫黯,或有痛經。舌紅苔薄黃,脈弦、弦滑、弦數。治以疏,肝和血,清熱和肝。 3.肝腎陰虛:顏面灰黑或黧黑斑片,形狀不規則,輪廓鮮明。伴頭暈耳鳴,兩目乾澀,健忘失眠,五心煩熱,腰腿酸軟,形體消瘦,月經不調或不孕。舌紅苔少,脈細數。治補益肝腎,養陰清熱,和血潤膚。 4.瘀血阻絡:顏面深褐色,晦黯灰色,眶周、面頰、口周色素沉著。伴有月經紫黯、血塊,量少或多,痛經,不孕,或有癥瘕。舌黯、紫、青或瘀斑、瘀點,脈弦或澀。治以疏肝理氣,活血化瘀。 個人認為,要改善黃褐斑除了要對症用藥外,保持心境的開朗,避免日曬傷害和不濫用化妝品,都是重要的因素。另外,正確的睡眠亦不可或缺,把握黃金時段,夜晚11點前入睡,讓肝膽經能得到充足的休息,才能滋養我們的身體、並且有助於維持愉悅的心情,配合中藥內服、針灸外治並行,才是美顏的妙方。 #黃褐斑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