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痛症
跟痛症|中醫 跟痛症是骨科足部最常見的病症,佔15%有足部病症的成人。其好發族群為女性、中老年、超重/肥胖人士、扁平足或高弓足人士。 一般而言,跟痛症成因有四: (一)、足底筋膜 • 足底筋膜炎 • 破裂 • 接骨點病變 (二)、軟組織 • 脂肪墊萎縮 • 腳後跟挫傷 • 滑囊炎 (三)、骨 • 跟骨骨折 • 原發性和繼發性腫瘤 • 感染 (四)、神經 • 踝管綜合徵 • 壓迫神經病變 • S1神經根病 其中足底筋膜炎是十分常見的原因,足底筋膜炎多發於體重突然增加或超重、鞋的減震功能不佳、突然增加跑步長度和強度、更改足部行走或跑步面、跟腱緊張或過短、扁平足、高弓足以及職業涉及長期負重人士。 足底筋膜炎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腳跟的疼痛與不適。一般而言,疼痛在早晨下床時的第一步最為明顯,這主要是因為經過一個晚上的休息,足底筋膜不再負重,會處在較為縮短的狀態。因而當早晨下床踩地時,會對足底筋膜產生較大較快的牽拉,進而引起疼痛。但在行走一段時間後,足底筋膜會變得較松,因而症狀會緩解。但若過度行走,足底筋膜被牽拉的次數漸增,症狀又會再現。壓痛點常在足底近足跟處,有時壓痛較劇烈,且持續存在。導致的疼痛特點為搏動性、灼熱、刺痛性。 預防保健 一、選擇合適的鞋子 對年輕人來說應盡量少穿或不穿鞋跟過高的鞋子,因為高跟鞋增加了足的負擔使足底的蹠腱膜趨於緊張,張力升高容易誘發或促使骨刺的產生,對於中老年人而言,應選擇軟底寬鬆的鞋子以減少足底與鞋子的磨擦。 二、減少以足為主的劇烈運動 以足為主的劇烈運動如跳、跑等,因此不經常運動者與從事較劇烈的活動者要循序漸進常,做足的蹠屈運動,蹠屈是將足趾向足底方向活動使足背皮膚緊張典型的足蹠屈運動 中醫治療上會同時使用中藥與針灸,一方面用針刺疏通經絡氣血,氣血調和,而另一方面亦可使用中藥調治臟腑、虛則補之、實則瀉之、行氣活血通絡。本病多由經絡氣血供應不足、瘀阻所致,中藥常用香附、鬱金、地黃、山茱萸、芍藥、甘草、雞血藤等藥物配佐,而針刺多以局部取穴,如太溪、崑崙、湧泉等疏理氣血,同時隨證取遠端穴位以加強功效。 #跟痛症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