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性膝關節炎
退化性膝關節炎|中醫 中醫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具優勢 膝關節為人體負重最多的關節,人體約60%的體重由膝關節支撐,伸屈活動時重量更可達2-8倍。年輕時膝部沒有不適,但經過長期站立工作、姿勢不良、穿高跟鞋後,超過3/4的50歲以上人士在膝關節活動時會有膝部疼痛、僵硬感,摩擦彈響聲,上下樓梯疼痛加劇。此情況常見於中老年人,嚴重影響生活質素。 以上情況就是「退化性膝骨性關節炎」。其主要病理推論為膝關節軟組織損傷或老化,關節囊滑液分泌逐漸減少,關節軟骨磨損,膝部邊緣骨質代償而填補軟組織,形成骨質增生,俗稱「骨刺」,與周遭軟組織黏連等;實際原因未明,現代醫學甚至認為這病有遺傳的可能性。 現時現代醫學多用口服或關節囊注射非類固醇抗炎藥物(NSAIDS),經皮神經電刺激(TENS)配合物理治療運動,嚴重者行膝關節置換手術。然而,非類固醇抗炎藥物的副作用多得驚人,研究指出輕者胃潰瘍、消化道出血,嚴重的為增高心肌梗塞的風險。亦有病人表示他們服食一般關節補充劑如葡萄糖胺、軟骨素等,唯港大生物化學系及瑞士伯恩大學研究分別顯示了二者的療效數據參差,反映這類補充對關節痛症的實際效用存疑。到目前為止,西醫未有充分把握治療這類退化引起的痛症。 反觀作為傳統療法的中醫,在二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經已提出對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病理認識及治療方針。《素問‧痹論》中「痹」指阻塞不通的意思,當人體正氣虧虛,氣血虛弱,風、寒、濕三邪侵襲並留注經絡,氣血鬱滯,流動不暢,而致肌肉關節疼痛、麻木,屈伸困難;配合明代《證治准繩·痹》入面描述的紅、腫、灼熱的「熱痹」合為風、寒、濕、熱四痹。在中醫解剖骨骼架構中的「五體」-筋、脈、骨、肉、皮中,痹證影響了肌、筋、骨三方面,肌肉、筋骨較易受影響,相應臟腑分別為脾、肝、腎。且「肢體損於外,則氣血傷於內,營衛有所不貫,臟腑由之不和。」外傷舊患引起氣滯血瘀,除了加速膝關節軟骨磨損外,還會影響五臟六腑,因此,年齡愈大,長年累月的筋骨勞損會使到肝腎虧虛,「膝為筋之府」,關節脈絡空虛,易發生退化性膝關節炎。還有一點值得留意,痹論最後提及到飲食對病情的影響:「風寒濕氣中其俞,而食飲應之,循俞而入」,「俞」為穴位的意思,意思是:風寒濕邪氣傷穴位經絡,飲食不節,如服食了寒性、濕性食物如生冷、酒類、芋頭、糯米等,使內臟脾胃氣機不暢,氣血內傷,表裏相應,病邪就會乘虛而入,引起痛症,因此,戒口是必須的。 中醫治療膝退化的治療方針為行氣活血,通痹止痛,再配合辨證施治,或祛風除濕,或補肝腎、強筋骨,或清熱舒筋,或大補元氣。醫師會隨患者情況選擇治療的手段,包括:針灸、推拿、拔罐;內服、外敷、外洗中藥等。外國有很多醫學研究肯定了針灸具消炎鎮痛的作用—假說眾說紛紜,簡單歸納如下:1. 促進局部血液循環;2. 對痛覺耐受力提高;3. 誘導分泌鎮痛性神經調節劑;4.降低促炎細胞因子及致痛物質等。針灸推拿或可降低局部的骨內高壓。中外多個系統評價研究示以上各種中醫治療方法比現代醫學的療法更好,可有效治療退化性膝骨性關節炎。 療程方面,我建議病人不要太急進。很多人把中醫神化,認為一次治療可以把病治好。假若為較輕病症,如疲勞性損傷-活動過度、偶爾姿勢不佳引起輕微骨膜炎,療效其速。然而,像最近浸大中醫藥學院的臨床研究示,接受2次治療的病例的總有效率為63.1%,8次或以上的總有效率高達94.5%,若年紀老邁,還需更長的療程,另外必須配合飲食、做簡單運動等。 簡介數個可緩解膝痛的穴位: 1.內膝眼、外膝眼穴: 膝部,屈膝,髕骨與髕韌帶內側、外側凹陷中 2.血海穴: 位於大腿內側,髕骨內緣上2寸(3橫指),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 3.委中穴 : 位於下肢後側,膝關節後面的凹陷中 4.陽陵泉穴: 位於膝蓋斜下方,小腿外側之腓骨小頭稍前凹陷中 操作:用拇指按揉穴位。磨擦雙掌至溫暖,沿膝關節點按穴位及痛處。 #退化性膝關節炎 #針灸 #穴位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