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 程向明醫師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醫診治


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


類風濕性關節炎屬中醫的痹証範疇,近年有上升的趨勢,好發年齡在15歲以上,高峰期是35至45歲之間,女性多於男性,約為3比1。另有研究發現,婦女產後三個月內發生率會明顯增加。


臨床症狀


患者發病關節常有對稱性的腫脹疼痛,皮膚常呈暗紅色。晨間關節易僵硬。此外,患者也可能有輕微的發熱現象,伴隨著類似感冒的症狀,諸如冷顫、全身痠痛與疲倦等,部分患者可能會食慾減退,造成肌肉消瘦和體重減輕等,這是因為體內邪正鬥爭衍生出一系列的病理反應所做成。


中醫治療本病大致可分為五大類:


一、濕熱阻絡:多處於發作期,發病急驟,患者身熱口渴,煩躁不安,小便短赤,關節肌肉紅腫熱痛,入夜更甚,關節活動受限。舌紅苔黃,脈滑數等。可用當歸拈痛湯、四妙丸加減來清熱通絡、除痹利濕。


二、寒濕阻絡:多見於非發作期,病程較長,但關節痛處較固定,屈伸不利,遇寒更甚。苔白膩,脈濡緩。可用烏頭湯、羌活勝濕湯加減來散寒除濕、祛風通絡。


三、風邪阻絡:臨床多以大關節為主,並伴有游走性疼痛特徵,遇風則加重。苔薄白,脈浮。治療可參考防風湯加減來祛風通絡,偏熱偏寒,當隨証加減。


四、濕邪阻絡:患者多以關節重著、腫痛、酸脹為主訴,並伴有肌膚麻木不仁,多於陰雨天疼痛加重。苔膩脈滑。可用薏苡仁湯加減來祛濕活絡、利水消腫。


五、肝腎不足:常有頭暈腰痛,肢體發軟,筋脈拘急,關節屈伸不利與變形。舌淡苔白或無苔。此類患者一般病情較長,治療上也需要給予耐性。可用虎潛丸、黃著桂枝五物湯等加減來調養肝腎、通經活絡。


日常生活方面,只要不是在關節急性發炎期,一些緩和運動,如散步、伸展操、太極等,都有助於維持良好的關節活動度與心肺功能。天氣寒冷時,則要注意關節保暖,避免吹風,有空可以用毛巾沾煮開的薑汁來熱敷患處。


#類風濕性關節炎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