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中醫
拔罐療法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燒罐內空氣、抽氣等造成負壓,使罐吸附於穴位,產生吸拔刺激,使局部發生充血或瘀血現象。從而激發人體自身的免疫力來調理臟腑陰陽氣血之間的平衡。這裡主要介紹適合於普通家庭使用的抽氣拔罐。
1、拔罐前的準備
建議選用具有藥性的油劑,如正骨水、紅花油、松節油、按摩乳等。先按摩要拔罐的地方,以增強活血功能。使用潤滑劑不僅能提高治療效果,還有保護皮膚的作用。推薦大家用正骨水,其優點是具有活血化瘀作用,而且拔罐後印痕消失得快.一般4天就下去了,否則可能要7-10天。拔罐前後都用正骨水按摩一下,效果會更好。
2、拔罐的常用體位
拔罐時應根據不同部位的疾病來選擇不同的體位,原則上要求體位舒適並能持久便於施術。每次拔罐治療時間約10分鐘,時間雖不長,但要求患者保持某種姿勢,不能大範圍活動,否則易發生漏氣而掉罐。常用體位包括俯臥位,側臥位,仰臥位和坐位。
3、拔罐方法
密排法:指罐與罐之間的距離不超過一指寬。用於身體強壯且有疼痛症狀者。有鎮靜、止痛、消炎之功,又稱強刺激法。
疏排法:指罐與罐之間的距離相隔三指寬。用於身體衰弱、肢體麻木、酸軟無力者。又稱弱刺激法。
4、拔罐次數
每週1次,一般5次為一個療程。
5、拔罐後皮膚變化解讀
拔罐後常見的皮膚變化有潮紅、紫紅或紫黑色瘀斑、紫紅色的點狀疹子,同時還伴有不同程度的熱痛感。皮膚的這些變化屬於拔罐療法的治療效應,可持續一至數天。
拔罐後出現的這些皮膚反應,是體內病理的反映。
濕象:如在拔罐後,皮膚表面出現水腫或水氣(在罐內壁上掛滿水珠,或起罐後有水流出),表示患者體內濕盛,或因感受潮濕而致病。
熱象:如在拔罐後,皮膚表面出現深紅、紫黑的罐斑或丹痧,觸之微痛,兼見身體發熱,表示患者有熱毒證。
瘀象:如在拔罐後只出現紫紅或紫黑色罐斑,無丹痧和發熱現象,多提示患者有瘀血證。
寒象:如在拔罐後,皮膚表面無皮色變化,觸之不溫,多表示患者有虛寒證。
風象:如拔罐後,皮膚表面出現微癢或出現皮紋,多表示患者有風證。
6、注意事項
起罐時,觀察罐內皮膚隆起程度及皮色變化以防起水泡,若有水泡,不用害怕,可用無菌針刺破,抹乾後塗消毒水即可。這是由於拔罐時間過長,或者壓力過大造成的,一般情況下不會出現水泡。起罐後應休息5~10分鐘,保暖避風,或在罐上加蓋衣被以免受涼。
7、拔罐療法的選穴原則
拔罐療法不同於針刺,其穴位的取法雖同針刺一樣,但因罐的面積大,往往一個罐可以覆蓋除穴位之外的其他部位,所以拔罐有時比針刺療法更簡單、更有效果,而用針刺療法對穴位的準確性要求高些。
就近拔罐:就近拔罐是指在病痛處拔罐,這是由於病痛的出現是經氣不通所致。在病痛處拔罐,就可以使經氣通暢,通則不痛,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遠端拔罐:遠端拔罐就是在病痛遠端處拔罐。遠端部位的選擇是以經絡迴圈為依據的,刺激經過病變部位經絡的遠端或疼痛所屬內臟經絡的遠端,以調整經氣,治療疾病。如牙痛拔合谷,胃腹疼痛、頸椎疼痛拔足三里。
特殊部位拔罐:某些穴位具有特殊的治療作用,因此可以根據疾病的特點來選擇拔罐部位。如治療發熱時,可拔大椎、曲池、外關等穴位,有退熱作用。如治療心跳過緩、過急,可以選擇內關穴,對心臟有雙向調節作用。
8、重視脊椎
1)頸椎部是指頸椎到胸椎的部位,主要治療頭部頸部、肩部、上肢及手部的疾病,如頭暈、頭痛、頸椎病、落枕、肩周炎、手臂肘腕疼痛等。
2)胸椎上部是指第一胸椎到第六胸椎的部位,主要治療心、肺、氣管、胸廓的病變,如心悸、胸悶、氣短、咳喘、胸痛等。
3)胸椎下部是指第七胸椎到第十二胸椎的部位,主要治療肝、膽、脾、腸等器官的痛症,如肝區脹痛、膽囊炎、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腸炎、腹痛、便秘等。
4)腰椎部是指腰椎以下的部位,主要治療腎、膀胱、生殖系統、腰部、臀部、下肢各部位的病變,如腎炎、膀胱炎、痛經、帶下、陽痿、腰椎增生、椎間盤脫出、坐骨神經痛、下肢癱瘓、下肢疼痛等。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