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醫推拿
December 30, 2015

淺淡推拿|中醫
推拿一字最早見於明代的兒科推拿著作《幼科發揮》,通過肢體部位或器械在人體體表部位或穴位進行各種規範的操作,達到改善生理功能、消除疲勞及防治疾病的療法。推拿手法包括推、拿、摩、滾、揉、擦、抖、點、掐、捻、拍、擊,搖等。
中醫推拿適應症及禁忌
推拿治療並不適合所有疾病,臨床上患者應聽取註冊中醫師意見,選取適合的治療方法,以免延誤病程。推拿治療一定要找專業人員施行,若果手法運用不當,很容易造成韌帶和骨骼進一步傷害,引致關節錯位、韌帶挫傷、皮下組織瘀傷、甚至更嚴重的情況。
推拿可用於內、外、婦、兒、骨傷等疾病,適應症包括:
內:頭痛、失眠、胃脘痛、便秘、腹瀉、中風後遺症等
外:乳癰初期、褥瘡及術後腸黏連等
婦:痛經、慢性盆腔炎等
兒:發熱、腹瀉、積滯、小兒麻痹後遺症等
骨傷:頸椎病、落枕、急性腰扭傷、慢性腰肌勞損、腰椎間盤脫出、骨折後遺症等
禁忌:
1.骨折初期。若骨折伴隨扭筋,應該等骨骼癒合後(常需 3個月),才開始推拿修復筋脈。
2.診斷不明的骨折、勞損、損傷伴有神經症狀。
3.年老體虛、嚴重心臟病、腫瘤、骨髓炎、結核病、骨質疏鬆等。
4.嚴重皮膚病、燒傷、燙傷或皮膚破潰病患者。
5.某些急性傳染病、精神病、極度疲勞及醉酒或神志不清的病患者。
6.各種出血傾向患者如皮下瘀血、外傷出血、便血或尿血等。
7.懷孕或月經期婦女,腰骶部、腹部和大腿內側不宜推拿。
#推拿 #手法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July 31, 2020
July 31, 2020
July 31,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