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便秘|中醫
某嬰兒奶粉的廣告有一句宣傳:「便便是很基本的事」。然而,不只是嬰兒,不少小孩都有便秘的問題。家長們都為孩子有否大便而焦急不已。中醫在處理小兒便秘上亦有其優勢。以下介紹兩類常見的小兒便秘類型:
一、腸燥津虧
中醫認為由於腸胃積熱,消灼津液,令腸道乾燥而致便秘。常見原因包括部份小孩不喜歡喝水,津液不足而令大便乾硬難以排出。或是平日喜食煎炸燥熱的食物,令腸胃積熱而便秘。臨床上常見小兒大便乾硬,大便時需非常用力,甚至因大便過於乾硬而擦破肛門流血。同時亦見口臭口乾,脾氣較大,睡眠時較難入睡,小便黃等症狀。治療上可配合潤腸通便的中藥,如火麻仁、生地、麥冬等。飲食上可適量飲用蜜糖、竹蔗水等,皆有潤燥的作用。
二、脾胃虛弱
另一方面,小兒臟腑虛弱,形氣未充,脾胃功能較為低下。若飲食不慎,例如過食生冷寒涼之品,則容易損傷脾胃,令腸道傳送無力而致便秘。又或大病過後,正氣不足,脾胃更見虛弱,亦容易出現便秘。患有此證之小兒大便一般並不乾硬,或大便初段較乾,其後則較軟或爛。而且數日未有大便亦未有便意,並見面色蒼白或萎黃,胃口差,容易疲倦乏力等症狀。治療上可配合健脾益氣的中藥,如黨參、白朮、茯苓等,飲食上可配以淮山、蕃薯等,以及應少食多餐,以利腸胃吸收。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宜注意小孩的飲食習慣,避免過食煎炸燥熱,或過於生冷寒涼的食物。另外要確保小孩有充足的飲水量,及進食足夠的蔬果等。家長亦可替小兒摩腹。家長以小孩的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按摩小孩腹部,以按摩至腹部微有溫熱感為宜。注意應避免於飯後一小時內摩腹,以免引起不適。
以上資料謹供參考。如有疑問,請向註冊中醫師查詢。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