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畢芷芯醫師

老人養生有法


老人養生|中醫

老人養生|中醫

老年人百病纏身,如何可以寶刀未老? 清代著名養生學家、文學家曹庭棟自幼體弱多病,他在參考 300 多本養生典籍後身體力行,寫了《老老恆言》,希望老人看後可以養老、年輕的可以照顧身邊的長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並且開始重視養生之道。作者最後活到接近 90 歲,以現代社會的醫療衛生條件,我們活到一百歲不是遙不可及的夢呢。

《老老恆言》養生思想主要體現在「首在養靜」、「貴在養心」、「善於遣興」、「慎飲食起居」、「順應自然」等幾個方面。

首先,由於老人身體的精微物質有所虛損,養靜可以養陰,陰精充足,在身體需要用的時候,就不會過於傷害身體的元神。所以老人應少視聽,寡言笑,不用理會太多俗務。然而,養生亦應動中求靜,適當運動,多散步、鍛鍊八段錦、易筋經等,避免久坐久臥傷氣血筋脈。

其次,養心顧名思義就是要調情志。人的病可分為內因、外因、內外因素,而內因中以情志最為傷人。到了一定年紀,應該放下貪念、看淡世事、少說是非,而達到樂天知命。

另外,當中有《慎藥》篇,筆者認為老人病時不要胡亂自行服藥,凡藥三分毒,服錯藥的效果並非一時三刻反映出來的; 醫者要辨寒熱虛實; 看醫生前,先好好觀察自己由頭至腳有何不適,如實告訴醫者。稍有不適就應穿衣、飲用熱湯。

為何會標榜藥粥的好處? 現代醫學認為米飯、米粥會令升糖指數急升,令血糖在短時間內增高,但中醫角度則不然。古時的「精氣」二字都把「米」作為重要的構成部分,說明了人的精、氣都依賴於米,來源於米。現在有些人只吃蔬果、肉類蛋白等不吃主食,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選擇。其實很多精製過的澱粉質如麵包、餅乾內含有很多添加成份和棕櫚油等,才是現代人三高的主因。糧食是精氣生化之源,所以一定要吃好主食。

飲食之道,重在脾胃。養脾胃的要旨在於:節制飲食,知冷暖肥濃,食藥粥調理。夏至至秋分時期為長夏,應該好好調理脾胃。以太極圖為依,陽極生陰,體內的陰氣也日漸增長。進食過於肥膩生冷的食物,會助長體內的陰氣,陰氣過旺就會發生腹瀉,「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清淡的食物屬陽,清淡的飲食會使脾胃正常地消化吸收。

秋天自然界的陽氣減退,燥氣較甚,燥易傷肺,宜清燥救肺,飲食上不可一味的「養肺陰」或辛香宣肺,須「省辛增酸」以養肝氣,預防肺金克木。可選擇栗子粥、甘蔗汁粥、龍眼粥、柿餅粥、枸杞粥、燕窩粥、大棗粥、藕粥、雞汁粥等。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