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角度看黑眼圈
September 30, 2017

黑眼圈|中醫
午膳過後,年約30歲的何小姐初次求診
何小姐:醫師,近年黑眼圈日漸加重,該如何是好?
經望聞問切後,得悉何小姐尚有睡眠不足的情況
醫師:何小姐,黑眼圈,俗稱「熊貓眼」,屬於中醫的「瞼黶」,是指雙眼下瞼周圍皮膚呈現青黑色或褐黑色。相當於西醫的眶周黑變病,又稱眶周色素沉著症。本病可見於任何年齡,患者大多無自覺症狀。現代醫學認為黑眼圈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包括遺傳因素、真皮黑色素沉積,繼發於過敏或異位性皮炎的炎症後色素沉著、眶下水腫、過敏性鼻炎、外傷等。
中醫認為可以通過眼部和眼圈周圍膚色變化的望診觀察來推測分析機體內部臟腑功能狀態的變化。如《靈樞‧九針十二原》中說「觀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復。」當氣血運行不暢時眼圈周圍的膚色就會發生變化,如《素問‧經絡論篇》中認為:血脈「凝泣則青黑」。其病因病機可分為瘀血內停、痰飲阻絡、肝腎陰虛三型
何小姐:應如何處理?
醫師: 由於黑眼圈病變部位主要在眼周皮膚,其病位表淺,故黑眼圈的治療不僅可通過辨証,根據相應証狀處方開藥調理全身以治其本;也可通過外治療法作用於局部以治其標,如推拿按摩以及穴位針刺能激發眼周絡脈的氣血運行;艾灸主要以溫熱之力改善眼周微循環(但要注意艾灸溫度防止灼傷)。最後,黑眼圈的治療當重在預防,充足睡眠、適當的運動鍛鍊和眼周按摩(如攢竹穴、絲竹空穴、太陽穴等)對黑眼圈的形成均有幫助。
*如有疑問應向註冊中醫查詢
#黑眼圈 #瞼黶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July 31, 2020
July 31, 2020
July 31,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