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類養生
December 31, 2019

養生|中醫
臘八節是指農曆臘月 (十二月) 初八。臘八節是人們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 因相傳這一天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並創立佛教的日子, 故又被稱為 "佛成道節"。臘八節, 最有名的就是吃臘八粥。
臘八粥又稱 "大家飯" 和 "七寶五味粥"。《燕京歲時記·臘八粥》: "臘八粥者, 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等, 合水煮熟, 外用杏仁、瓜子、花生、榛穰、白糖等以作點染。"臘八粥是中醫食療中的養生之品之一。清代營養學家曹燕山撰《粥譜》, 對臘八粥的健身營養功能說得詳盡、清楚, 具有調理營養, 易於吸收, 有和胃、補脾、養心、益腎、利肝、消渴、安神等作用。
臘八粥的主要原料為谷類, 常用的有粳米、糯米和薏米。
粳米具有補中益氣、養脾胃、和五臟、除煩止渴、益精等功用。
糯米具有溫脾益氣的作用, 適於脾胃功能低下者食用, 對虛涼泄利、虛煩口渴、小便不利等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
薏米具有健脾、補肺、清熱、滲濕的功能, 常食用對慢性腸炎、消化不良等症也有良效。
小米還養脾: 小米是五穀之首, 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特別適合脾胃虛弱的人食用, 是進補的 "上品"。煮小米粥時, 待到粥熟後稍稍冷卻沉澱, 可以看到粥的最上層浮有一層細膩的粘稠物, 也就是粥油。粥油具有保護胃粘膜、補益脾胃的功效, 適合慢性胃炎胃潰瘍患者食用。煮小米粥時, 新米的補益效果比陳米好。
大豆重養腎: 豆類中的黑豆被稱為 "腎之谷", 中醫大夫認為它能補腎強身、解毒、潤膚, 特別適合腎虛的人食用, 對腎虛、浮腫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大米還潤肺: 大米, 入脾、胃、肺經, 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滋陰潤肺、除煩渴的作用。古代的養生家宣導 "晨起吃稀飯" 以生津液, 因此, 因肺陰虧虛所致的咳嗽、便秘患者可早晚喝些大米粥。同時, 常喝大米粥有助於津液的生髮, 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皮膚乾燥等不適。
小麥還養心: 小麥被稱為 "五穀之貴", 中醫大夫認為它能養心安神、除煩去燥, 對消除女性更年期綜合症、盜汗以及煩躁情緒有食療作用。
調養脾胃也不是一朝一夕, 良好飲食習慣才是常勝將軍。如《黃帝內經》所說: "飲食自倍, 腸胃乃傷", 《千金要方》更明確指出飲食過量的害處, "不欲極饑而吃, 吃不可過飽; 不欲極渴而渴, 渴不可過多。飲食過多, 則結積聚; 渴渴過多, 則成痰癖 "。飲食定量, 主要強調飲食要有限度, 保持不飽不饑, 尤其是不暴飲暴食。否則會使腸胃功能紊亂, 得不償失。
#谷類 #養生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July 31, 2020
July 31, 2020
July 31,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