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中藥治療的優勢和特點
May 31, 2020

中藥|中醫
隨著人口年齡老化 ,冶療老年病變得越來越重要 ,而中醫老年醫學在古代漢唐時期已形成 ,隨著歷代發展 ,對於老年疾病的防冶及抗老防衰 ,積累了寶貴經驗及大量有效方法與方藥,至今仍發揮巨大的作用。以下簡述中醫預防及
冶療老年病的優點
老年難治病:只有年老才患的疾病;包括正常老年人變老過程中多發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病、糖血病;和另一類是功能障礙而引起的原發性疾病;如繼發於腦動脈硬化基礎上的腦卒中、老年痴呆、絕經期綜合症、前列腺肥大,老年性耳聾、老年性白內障、老年性便秘、老年性失眠等。對於老年人特有的難冶疾病,中醫學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已積累了豐富經驗,具備了較完善的針、藥療法。
老年人患病後恢復緩慢:老年人由於體質下降;病勢纏綿,康复能力降低及脾胃功能減弱;飲食減少等原因,造成患病後的恢復過程緩慢,而中醫中藥善於運用補益方法,一方面通過滋養人體氣血,增強抗病能力,另一方面能做到補而不燥,滋而不膩,恰到好處地改善某一臟腑或幾個臟腑的正氣虧虛,達到固本扶正,加快病後回复健康的目的。
老年人常同時患多種疾病:據統計,老年人平均同時患有4-6種疾病,因此同時服食西藥種類也較多,多種藥物并用時,其不良反應發生率增加。中醫中藥治療是具有多靶點的特色,如單用山藥一藥,已兼具有補脾胃、益肺氣、強腎固精的功用。故中藥能做到用藥少,療效高,副作用低。
中藥祛邪不傷正
老年人機體反應遲鈍,適應能力銳減,因此用藥不宜過猛、過重、過偏,如用藥過猛,則邪雖去而正氣也大傷,機體不易恢复,甚至出現邪未去而正氣已損的現象。中醫用藥特點主張攻補兼施,扶正攻邪,行中有補,補中有瀉,如冶療支氣管哮喘病,以健脾益氣,補腎納氣方法參以清熱化痰止咳或散寒平喘等方藥,既益氣養臟又化痰定喘。
中藥延緩衰老:隨着增齡,五臟六腑功能逐漸減退,精氣不足,氣血虛損,導致人體衰老,隨之招致疾病發生,最後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規律。中醫學認為腎氣不足,脾氣虛虧皆是導致衰老的主要機制。因為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能調節臟腑陰陽盛衰,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因此能使脾腎二臟功能維持正常,其他臟腑病變就難發生或受病後容易康復,而中醫在冶療老年病中,以調補五腑六腑為根本,尤重補腎填精,健脾固本,鼓舞人體正氣,延緩衰老。中醫用藥已積累豐富的經驗,常以四君子湯、參苓白術散等方以冶脾。以六味地黃湯、左歸丸,右歸丸等方以補腎。
#中藥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August 31, 2020
July 31, 2020
July 31, 2020
July 31,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