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耳穴按摩

吳承凭醫師



耳穴|中醫


耳穴按摩是家庭推拿按摩中比較常見的輔助手法。耳穴是指耳郭上的一些特定的診治點,按照中醫學理論,它是與人體經絡、臟腑、組織器官、四肢百骸相互溝通的部位。當人體某處患病時,耳郭穴位會產生陽性反應,我們通過刺激相應的耳穴,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疾病的作用。

耳穴按摩時,通常用兩種方式來進行,一種是使用推拿手法對耳穴進行按摩;一種是通過在耳穴壓藥籽,然後揉壓藥籽作用於耳穴,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1)自我耳廓穴位推拿按摩

一般按摩每日早、晚各進行一次。

1、耳輪區(耳郭邊緣向前捲曲的部分):兩手拇指、食指拿捏耳輪區,輕微揉按20次。此法可防治陽痿、癃閉、尿頻、便秘、發熱。

2、三角窩區(耳輪上、下腳和耳輪包圍起來呈三角形的部分):兩手食指或中指尖,在三角窩區輕點揉按20次。此法可防治婦科病症,治療腎虛陽痿。

3、耳甲艇區(耳輪腳以上的耳甲部):兩手食指或中指尖,在耳甲艇區輕點揉按20次。此法可防治胃病、泄瀉、膽石症等。

4、耳甲腔區(耳輪腳以下的耳甲部):兩手食指或指尖,在耳甲腔區輕點揉按20次。此法可防治胸痛、心悸、咳喘等。

5、耳垂區(耳郭下部柔軟的部分):兩手拇指、食指拿捏耳垂區,輕微揉按9次。此法可防治眼疾、面癱、痄腮(流行性腮腺炎)、小兒積滯。

6、耳背區(耳輪背面平坦的部分):兩手拇、食指捏拿耳背、耳腹處,輕微揉按20次。此法可防治眩暈,高血壓等。 

7、耳孔區:兩手拇指或中指尖點按耳孔中,作拈按9次。此法可防治耳鳴、耳聾、面癱。

8、耳根區:兩手食指、中指點按耳根處,作輕揉按轉,正轉20次,反轉20次。此法可防治失眠、頭痛。

9、全耳背:兩手掌心(勞官穴)對準耳背作輕揉按轉,正轉20次,反轉20次。此法可防治經絡、臟腑病症。


注意事項

有濕疹、破損,不宜按摩。孕婦不宜用耳穴掐按法。


2)耳穴壓藥籽按摩法

耳穴貼壓藥籽法:

此法又稱耳壓法,簡便易行、安全,適應證較廣,奏效迅速。通常選用的藥物種子有白芥子、萊菔子、王不留行、綠豆、赤小豆、六神丸等,另需準備膠布、剪刀、鑷子等。將膠布剪成0.5釐米見方的小方塊,將藥籽貼附在膠布中央,根據需要製作相應數量的藥貼。

尋找痛點:

在耳上先尋找壓痛點,結合臨床症狀進行辨證分析、選穴。然後,用75%酒精消毒耳,用鑷子夾住藥貼,對準穴位貼壓,每次選3~5穴。貼壓後,用手指輕壓穴位1~2分鐘。必要時取雙耳穴進行貼壓,3~5日換貼1次,5次為一療程,兩療程間休息1周。


注意事項

夏天因易出汗,貼壓穴位不宜過多,時間不宜過長,以防膠布潮濕或皮膚感染。個別人對膠布過敏,局部可出現丘疹,伴有瘙癢時,可將膠布取下,休息3~5日後再貼。 耳有炎症或凍瘡者不宜用貼壓治療。


 #耳穴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Comments


© 2024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 版權所有

    • Instagram
    • Facebook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