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治療心悸驗案一例

  • 周珈瑩醫師
  • Aug 30
  • 2 min read

ree

心悸|中醫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出自張仲景的《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原文︰「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發落,脈極虛芤遲,為清谷亡血失精;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主之。」方劑最初應用於治療耗損精血所導致的虛勞症狀,原文雖未直接提及「心悸」,但後世醫家根據其病機,將其應用於治療心悸、失眠、自汗、盜汗等多種可因陰陽失調、心腎不交、虛陽浮越而引起的病症。


下為驗案一例︰

患者,女,75歲。首診,主訴為心慌心跳間斷發作1周,無胸悶氣促,心悸發作時見神疲乏力,汗出,惡風,肢冷,曾入院檢查未見異常,2周曾前感冒後,仍伴有咳嗽咯白痰,納可,寐不酣,二便調,舌淡紅苔薄白,舌兩側瘀絡,脈浮滑數,重按乏力。中醫斷為心悸,方用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加味(桂枝15g、白芍15g、茯神15g、半夏12g、陳皮12g、苦杏仁12g、瓜蔞12g、石菖蒲12g、遠志12g、浙貝母12g、桔梗9g、龍骨30g、牡蠣30g、生薑15g、大棗15g、炙甘草9g),共3劑,早晚分服。


二診,藥後神疲乏力減輕,心悸止,咯痰減輕,舌兩側瘀絡減輕,原方加減續服4劑,以鞏固療效,並同時囑患者適寒溫,近期減少勞累,預防復發。


三診,患者三月後患者再因心悸作求診,與桂枝加龍骨加牡蠣湯,服3劑後症緩減,後再自行重配上方再服1周,心悸緩解。


四診,2月後患者感冒後,復見心悸汗出,伴頭痛,胃痞滿,聲沙,寐不酣,大便不暢小便調,在桂枝加龍骨牡蠣湯的基礎上加葛根、遠志、石菖蒲、桔梗、苦杏仁、厚樸、羌活、防風,共3劑,早晚分服,服藥後症狀緩解。


按︰該患者年老體虛,常於外感後誘發心悸,病後氣血陰陽虧虛,心失溫養,無力推動血行,血脈瘀阻,阻塞心脈,則心慌心跳、乏力、肢冷;陰不斂陽,虛陽外浮,則寐不安寧;故以桂枝湯益陰斂營,調和營衛,龍骨、牡蠣潛鎮攝納,使陽能固攝、陰能內守,而達到陰平陽秘,攝納定悸,再隨症加減,諸藥合用,溫通心陽、調陰斂陽。


 #心悸 #中醫 


(文章照片由互聯網提供)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或翻印)

 

Comments


© 2025 譽豐中醫診療中心 版權所有

    • Instagram
    • Facebook
    bottom of page